三明市财政局局长关于三明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
三、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完成2014年预算任务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推进全市整体改革、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按照市委总体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突破,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推进经济持续增长。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加强政策研究,创新财政支持经济的办法和措施,加大资金筹措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一是坚持项目带动。围绕交通、能源、市政、水利、信息、环保“六大提升工程”,通过财政预算安排、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项目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集中力量推进南三龙铁路、三明机场、湄渝高速、厦沙高速、国道205过境线改线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生态新城核心区、贵溪洋板块、城市综合体建设进度,不断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二是支持产业提升。积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采取贷款贴息、资金补贴等扶持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电子商务、旅游、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创新创业资金等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落实财政奖励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产业建设。三是支持“三农”发展。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积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全面落实涉农补贴,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四是推进生态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支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造林绿化,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监测,建设体现“五位一体”要求的美丽乡村,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二)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宗旨,努力保障重点支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资金筹措力度,确保民生支出稳步增长,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创业小额贷款支持力度,继续发挥就业援助机制、就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服务企业用工等方面释放更大效益。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支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保制度。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补助标准,解决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参加社保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工作。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三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四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完善扶困助学机制。继续支持城区中小学扩容建设,努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五是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积极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支持扩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兴建和完善重点文化设施。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六是继续加大社会管理创新投入。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加强应急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落实政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