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质疑4S店高额保养费却得不到答案
施乾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修车真的就像我们看病一样,大多数消费者可能根本掌握不了,医生怎么说我们要怎么听,收我们多少钱我们只能老老实实去交。通常我们只能是考虑车辆以后的安全问题,必须得接受4S店提供的这些服务。因为每一辆车的使用状况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有些人一个月就能跑一两万公里,而有的一个月只跑了一千公里,这种差异也是存在的,包括路况、使用方式,都可能对车辆造成一些不同的结果。到一个大的保养周期,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善意的4S店服务商,可能会根据车辆的现实状况,包括对消费者的使用情况进行询问之后,会提供一个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保养。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真的也会出现一些保养手册上相关规定动作之外的服务内容。这点我们愿意善意的认为是4S店负责任的做法。但是,正因为有些4S店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也没有给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说明,也没有对消费者进行过咨询,它可能就根据自己的判断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如果仅仅从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我们还勉强可以接受的这样的服务。但不排除有些4S店也不沟通,就是打着安全的旗号,进行了很多不该更换的更换、不该维修的维修,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
经济之声:有网友认为,4S店价格与一般的维修厂的价格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像同一道红烧肉,小饭馆与五星级酒店的价格肯定是没法比的,所以消费者只要有选择的权利,就不存在垄断之说。这样的说法在法律上可以得到支持吗?
邵桐:这种说法欠缺法律依据,因为反垄断法中是对什么是垄断,怎么认定垄断是有比例标准的。在达到这种比例的时候,商务部就可以认定为是垄断了。这种情况下,不是说4S店提供的服务要高于普通汽修企业,它的收费就是合理的,而是应当在一定的标准之内,它高出一定的标准,那它是合理的。如果说高得太多,而且达到了商务部判断构成垄断的标准,那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垄断行为,而且这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经济之声:有网友说,可以拿着车的保养手册,就要求按照手册上的项目进行保养。但4S店最后结账的单子能和这个是完全一样的吗?估计也不一样吧,它也会有它自己的说法吧。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该怎么办?
施乾元:车辆的使用情况是各有差异的,对消费者来说,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太可取的。如果仅仅要求按照保养手册一对一的去做,就好比我们去看病,说医生你不用管,你按照条文上规定的感冒就这么给我治。感冒可能还有不同的差异,医生一定要对应你的症状。车辆也一样,我们面对的是专业的维修人员,它可能会根据车辆的不同使用情况给出一个善意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不可能和使用手册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点上,我们希望4S店一定要做到跟消费者做出非常好的沟通,对车辆的使用状况有过比较好的了解之后,根据检查状况再跟消费者有一个关于如何维修、维修哪些项目的交流,之后再给出一个保养的方案。因为我们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是汽车的专业人士,对汽车的认知非常少,在这点上,我们一定有个经验成本的问题,如果你不告诉我,我们所付出的可能会更多,但如果你比较负责任的话,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接受的服务质量就会比较高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