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狮 > 石狮新闻 > 正文

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16-06-17 16:24 来源:石狮市人民政府网 0
《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石狮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全文发布。

  第五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各类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全面建立公平、制度化、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建立全面、完整、准确的全市社会保险参保基础数据库,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医保运行机制,建立医保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的医疗救助体系。探索以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为重点,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用于就业信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劳动监察队伍建设等项目。探索建立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和工伤预防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就业与社会保障。

  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救助事业。推进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建立社会福利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的家庭收入核对机制,搭建统一的服务信息网络交换平台。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残疾人社会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强优抚安置工作。强化殡葬管理,深化殡葬改革,规范殡葬服务,进一步引导群众殡葬移风易俗。加快公办福利机构改革,加强福利设施建设,优化布局和资源共享。大力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经常性社会捐助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慈善募捐的管理监督机制。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保障”的“双轨制”城市供房体系,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和租赁补贴的保障体系,坚持租售并举、以租为主,满足城镇低收入、中低收入、农业转移人口和在狮非户籍人口基本住房需求。继续推进城中村、棚户区、石结构房改造。以增加有效供给、改善住宅质量、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和去库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打通存量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转换通道,探索存量安置房与老旧房屋产权置换办法,加快解决保障对象住房困难问题。

  专栏  22  :住房保障重大项目

  o        城北安置区、洋内亭安置区、梧园安置区、加曾寨片区改造安置区、灵山灵峰片区安置项目、黄金海岸8-2地块安置房、城隍庙片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祥芝镇前山村宜居安置区(石结构房屋拆迁改造安置)、湖西安置小区、幸福新城、蚶江环湾片区改造、全市石结构房屋改造等。

  第六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均衡配置资源,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形成覆盖全域、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建设具有博物馆、文化馆、音乐厅、演艺舞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中心。沿海五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部达标,中心城区建设布局合理、小而精的文化综合体。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加快建设数字文化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4小时自助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建设。加强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倡导全民阅读。

  传承保护本土文化。传承和弘扬石狮地区传统文化和传统民俗,着力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保护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城乡建筑,保护和弘扬方言、手工技艺、节庆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大对永宁卫城、古民居、番仔楼、城隍庙、南音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适度开发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掘丝绸之路文化、海洋文化、对渡文化、服饰文化、华侨文化、闽南文化等特色文化,推动与服装服饰、旅游休闲、时尚演艺等深度融合,打造若干个特色文化综合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文化遗产日等培育具有闽南特色的节日文化,举办石狮灯谜、舞狮等大众文化活动。

  专栏  23  :公共文化重大项目

  □规划建设石狮市城市文化中心、城隍庙闽台民俗文化街区、琼林中路佛事文化集成街、海丝服饰文化博物馆、服饰体验馆、海峡两岸渔文化博物馆、石狮市传媒大厦、石狮闽南文化美食城、华侨故居(古民居)集中展示区、海防官署重建、海丝文物古址规划整治、地方志馆等。

  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深化十大“文明新风”行动,树立社会文明风尚。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和团体章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净化美化绿化水平。落实日常巡查、部门联动协调机制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阳光成长”推进计划。打造“阳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专业化发展。

  专栏  24  :  “  文明城市  ”  常态化创建工作重点

  o          十大  “  文明新风  ”  行动:开展“价值引领”行动、开展“书香狮城”行动、开展“文明出行”行动、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开展“莫炫嫁妆”行动、开展“厚养薄葬”行动、开展“光盘行动”行动、 开展“美在旅途”行动、开展“小城大爱”行动、开展“诚信无价”行动。

  o          十个专项整治提升:消防设施专项整治提升、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提升、物业小区专项整治提升、小型餐馆专项整治提升、城市“牛皮癣”和线缆乱拉专项整治提升、占道经营专项整治提升、停车难专项整治提升、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提升、出租车专项整治提升、公益广告专项整治提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石狮商会参与发起爱心助力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