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投资总额为70.17亿

2013-12-27 15:30 来源:厦门网 0

壮大  政企分开激活港口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航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集装箱运输方式,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厦门领导班子意识到,厦门港要成为行业的“舵手”,必须有超常规的运作机制,必须敢于“吃螃蟹”。1998年,结合国务院政策指令,以尽快推进港口的市场化运作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在厦门港拉开。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实行政企分开,成立厦门市港务管理局和厦门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政企分开的做法,不仅使厦门港拥有了敢为人先的“舵手”,也使厦门港有了一艘劈浪前行的“大船”。一方面,厦门港再次掀起建设大潮,东渡港区三期工程建设了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多个散件杂货泊位,另一方面,厦门港加大与全球大型航运公司的接触,厦门港通达全球的航线越来越多,货量开始飙升。

  港口下放地方,不仅激活了中央和地方建设港口的两头积极性,同时“城以港兴、港因城荣”的理念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倾全省全市之力发展港口集装箱码头,港口的建设再度掀起高潮,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每年以24%以上的幅度增加。

  至2000年,厦门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跻身世界百万级大港行列,也使厦门港步入集装箱港口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厦门港务集团完成了与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置换,迈入了国内证券资本市场;2006年剥离了部分非主营业务及相关资产后,厦门港务集团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获批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上市募集资金,缓解了厦门港发展的资金压力,为厦门港的持续繁荣奠定了稳固基础。

崛起  内外开花加快与国际接轨

  2002年4月,国家经贸委在《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的一系列开放政策。为港口发展带来了大好的机遇。同时,厦门的国企也纷纷注资,共同做大港口市场“蛋糕”。

  比如,2005年8月11日,国贸股份和宝达投资出资设立国贸码头,2005年11月,港务控股集团和马士基码头有限公司设立嵩屿码头,2007年5月15日,国际港务和和记港口海沧有限公司设立海沧国际货柜,2008年11月,纪成投资、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禾阳有限公司设立新海达码头……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开放搞活,实现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能够有效稳定航线和扩大市场,提高港口在全球物流链的地位,同时更是企业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改革和体制创新,缩小与国际大港差距的重要举措。

  比如,引进外资加快了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步伐,提高了集装箱码头的管理水平。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合资,带来了国外对新生事物的管理理念,计算机管理系统、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体制更趋经济,引导厦门港口建设和经营走向国际化、现代化。

  另一个例子是,20世纪国际上先进的集装箱码头设备配套一般是每百米1台桥吊,进入21世纪,每80米配备一台桥吊是主流。目前海天码头和国际货柜码头已达到每69.35米一台桥吊,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这大大增强了港口的接待、装卸能力。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违规超速被抓跪地求饶 司机驾照分数只剩2分
下一条:环岛路木栈道大部分破损 材质或改用花岗岩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