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第三章 质量引领推动转型升级
以质量为引领,突出高端延伸和跨界融合,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空间,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构建以纺织鞋服为核心,以海洋经济、现代服务业、特色产业为增长极,以旅游产业、互联网经济、新兴产业为新增长点的“1+3+3”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更具发展质量的实业强市。
第一节 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不断提升纺织鞋服产业发展质量,推动服装服饰、纺织印染、纺织机械、皮革制鞋等领域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创新转型,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兼并重组,优化产能配置,促进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不断巩固国家级模范产业集群优势和休闲服装板块中心城市的产业地位。力争到2020年,纺织鞋服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服装服饰。全力实施“东方米兰”计划,以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供应链快速反应为主攻方向,加快高质高效的全产业链创新,建设国内最完整产业链条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依托服装设计师协会、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等载体强化产品创新创意能力,推动向设计研发、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打造石狮区域品牌。以“泉州制造2025”、“数控一代”、“互联网+”引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装向时装、制造向智造、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转变。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加快纺织服装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大数据采集,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和水平,构建新型“前店后厂”模式,建立“品牌企业+销售门店+加工企业+面辅料企业”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促进产业链互联互通、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支持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纺织印染。以织物面料开发、染整织造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加强低碳、新型、功能性面料研发,着力补齐高端面料环节。加快面料研发设计与服装制造环节的互联互通,形成快速反应的生产制造模式,打造质量发展优势。鼓励企业将核心技术转化上升为行业标准,在主要产品领域掌握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加快染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步伐,依托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形式,推进染整集控区循环化改造。通过高效节能节水的印染加工技术、先进的印染加工设备、在线监测与控制、质量检测评价等自动化技术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手段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支持企业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纺织机械。以发展高端纺织机械为重点,加快发展与纺织工业相配套的高质量、数控化、智能化的新型纺机装备。着力提升产品自主研发、技术革新和自我配套能力,提高针织机械、染整机械、辅助设备等纺织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向高效、高质、节能、自动化发展。鼓励企业向机械产业链延伸,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拓展纺纱设备、印染设备、服装机械、制鞋机械等机械设备制造,适时推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产品,积极开拓外销市场。
皮革制鞋。加快补齐产业链条,形成鞋成品、鞋机、鞋材、皮革、鞋业化工等产业链齐全企业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广设备智能化改造和精益化生产管理,重点开发高性能新型鞋材和功能性高端鞋,完善鞋材、鞋机、包装、物流、销售产业链。加大产品设计与技术研发力度,推动鞋业与文化创意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打造“中国休闲皮鞋之都”。
专栏 3 : 纺织鞋服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
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及重点
支撑平台
园区
(基地)
重点项目
纺
织
鞋
服
提升纺织鞋服发展质量,巩固国家级模范产业集群优势和休闲服装板块中心城市的产业地位,力争到2020年,我市纺织鞋服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①服装服饰
②纺织印染
③纺织机械
④皮革制鞋
石狮服装城、石狮国际轻纺城、石狮辅料城、石狮童装城、石狮纺织机械市场、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公司、石狮服装辅料公共服务平台、石狮休闲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海西服饰产业三大(设计、物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石狮市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石狮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等。
石狮市纺织服装发展基地、石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狮市新型染整产业循环发展园、宝盖科技园、宝盖鞋城工业园、灵秀创业园等。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地、宏兴染整织造工程、华联服装配件生产项目、蚶江西裤基地、富贵鸟健康鞋项目、卡宾服饰新建生产项目、伊妮斯服饰项目、鹏泰科技投建60条服装生产线、青灿兴五金服饰项目、福诚纺织机械项目、杨杰机械项目、星联机械项目、宏源新型滑梯型染布机、台瑞精密纺织机械等。
第二节 打造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做精传统海洋渔业产业链、做大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链、做强现代海洋服务产业链,推动港口经济、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装备制造业大发展,打造海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到2020年,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达350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
港口经济。主动融入泉州港复兴计划,以石湖港区和锦尚港区为重点,全力打造泉州湾中心大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码头规模,推进石湖港5#、6#两个10万吨泊位、华锦码头4#泊位及2#泊位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完善疏港道路系统,加快推进共富路、泉厦漳联盟路石狮连接线建设。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积极申报石湖港成为综合保税区,争取将华锦、梅林码头列为一类口岸,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国内航线、对台货运直航以及小额贸易业务。加强港后用地控制,为培育和引进临港产业龙头项目留足发展空间。健全港后物流体系,加快推动安通物流、中外运等项目落地建设。完善港区“大通关”机制,引进培育船代、货代、信息、咨询、金融等中介服务业,推进海关、海事、检验检疫等查验部门联合作业。推进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港口物流链协同一体化程度。
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发展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设施水产养殖、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培育一批知名海产品品牌。加快建设祥芝渔港经济区,推进梅林、东埔一级渔港扩建,提升渔港配套和管理,打造集渔业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设立水产品集中加工区,优化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祥芝、东浦、梅林渔货交易市场建设。推进捕捞渔船更新改造,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争取设立远洋渔业生产保障基地,打造远洋渔业开放码头。
海洋生物医药业。提升海洋生物科技园的集聚能力,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工业海洋微生物产品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集群。重点突破海洋生物活性物质高效提取分离纯化技术、海洋生物药物制备优化集成技术等。拓展与国内外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引进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药物研究中心,促进生物医药项目研究、中试和产业化。大力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龙头企业,建设成为全省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基地。
海洋装备制造业。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发展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海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预警预报、海洋环保、海洋勘探等海洋工程设备。鼓励企业联合开发与引进技术,发展船舶修配及零配件生产体系。发展基于北斗卫星技术的海事智能产品,做大做强飞通通讯等海事信息产品企业,建设数字船舶示范应用和海事信息产业基地。提高整机关键设备及控制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水平,争取实现深海海工装备的国产化突破。
专栏 4 : 海洋产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
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及重点
支撑平台
园区
(基地)
重点项目
海洋经济
全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成为海西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示范区。到2020年,力争海洋经济增加值达350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比2015年翻一番,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
①港口经济
②现代海洋渔业
③海洋生物医药
④海洋装备制造
石湖港区、华锦港区、祥芝中心渔港、梅林、东浦一级渔港,飞通北斗研究中心等。
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石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锦尚作业区新建4#泊位工程及2#泊位改扩建工程、祥芝中心渔港扩建工程、梅林国家一级渔港、石狮海洋生物科技园区项目、华宝海洋生物项目、万弘海洋生物科技项目、海星胶原蛋白肽及系列产品生产项目、飞通北斗项目、鸣扬机电项目等。
第三节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以城市和专业市场为载体,注重跨界融合与产城融合,优化消费服务和商务服务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电子商务、创新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将石狮建设成为闽南消费之都。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450亿元,商业销售额达2500亿元以上。
现代商贸。优化完善商贸网点布局,改造提升旧城区传统商圈,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家庭服务、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提升传统专业市场的运营水平,集合石狮服装城、国际轻纺城、石狮辅料城、童装城、纺织机械城等市场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大商圈。扩大海博会和石狮国际时装周等展会影响力,加快建设石狮会展中心,举办一批与石狮产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小众专业展会,探索展会组织和运营的市场化,通过资源共享和联合办展形成常年办展机制,提升办展水平。加快推动通关便利化,主动承接自贸区优势,支持更多跨境贸易特别是进口跨境业务,促进传统对外贸易跨越发展。
电子商务。实施“互联网+商贸”战略,整合石狮服装城、国际轻纺城、四季星座网批中心、青创城网批中心、海西电商园等优质资源,建设西裤、童装等产业电商街,加快聚集形成石狮电商谷。推动电商产业整合提升,引导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生产企业无缝对接。加强与阿里、京东、唯品会等龙头电商企业合作,推进线上交易服务平台“石狮馆”建设。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在石湖港中外运堆场区布局跨境电商集中区,推动外贸供应链、电商平台、物流渠道的整合。
创新金融。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等新型业态,鼓励发展股权投资和融资租赁。大力推动各类金融主体的引进与培育,形成包括银行、证券、创投、担保和产业引导基金等覆盖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开展股权众筹试点,支持民间资本参与优秀投融资项目。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带动示范效应,吸引社会资金对优秀种子期、初创期企业进行投资。引导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发行债券。
现代物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能物流、第三方物流、绿色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加快建设物流节点和物流园区,构建与制造业、商贸、电商紧密配套的仓储设施、信息平台、配送网络。建设石湖港大型综合枢纽物流中心,推进电子口岸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鼓励大数据、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运用。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小区、农村物流配送网点建设,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快递运转中心,支持跨境物流企业设立分拨中心。引导物流企业信息化、规范化、绿色化发展,提升物流服务的辐射能力,打造闽南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文化创意。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支持工业设计、创意设计、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广播影视、演艺娱乐等产业发展,扶持一批龙头和骨干企业。推动基于本土文化创作生产,促进文化与建筑、设计、会展、休闲等行业融合,支持大师工作室建设。以创意引领工业产品设计,强化纺织鞋服等产品创意设计能力,带动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引入专业化高水平的运营机构,推动文化创意园区、创客空间发展,引进一批知名文化创意、设计创意、数码创意、广告创意、品牌营销策划企业,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专栏 5 :现代服务业发展路线图
产业
发展目标
发展方向及重点
支撑平台
园区(基地)
重点项目
现代服务业
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社会转型的新支撑。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超过450亿元,商业销售额达2500亿元以上,将石狮建设成为闽南消费之都。
①现代商贸
②电子商务
③创新金融
④现代物流
⑤文化创意
众创空间示范点、石狮市金融服务中心、拍鞋网、华企商城等。
石狮服装城、国际轻纺城、石狮辅料城、国际童装城、益家建材城、石狮国贸中心、海西(石狮)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四季星座网批中心、青创城网批中心、石湖港石材物流区、石狮市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等。
世茂摩天城城市综合体、喜来登商业综合体、石狮国贸中心大厦、石狮市国际儿童商城、石狮文化艺术中心、青创城网批中心、石狮淘工厂采购基地、我答答创业商城、华企商城、海西(石狮)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二期、富星云仓、东南(冷链)仓储项目、港泰物流项目、濠江物流、中外运、石湖港后物流园区、公路港项目、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创业硅谷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