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石狮 > 石狮新闻 > 正文

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16-06-17 16:24 来源:石狮市人民政府网 0
《石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经石狮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全文发布。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认真落实省、泉州市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创业为动力,以生态宜居、民生共享为导向,大力做好“六个推动”,深入实施“质量石狮、实业强市”战略,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石狮打造成为更具发展质量、更富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

  第二节  基本要求

  坚持质量引领。推动“实业精神”重塑,坚持质量石狮理念,始终把质量作为发展的第一标准,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引导广大企业坚守实业、回归主业,弘扬“工匠精神”,努力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共创一流品质的良好氛围。

  坚持创新驱动。健全完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推进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作用,促进传统优势嫁接创新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降低企业成本,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激励环境。

  坚持虚实融合。引导金融与实体经济互推互促,推动虚拟经济成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助力。积极推动服务与制造跨界融合、以互联网为纽带的产业跨界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探索产业园区与城市的同步建设、协同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坚持绿色低碳。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深入推进主导产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积极倡导节约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大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力度,促进资源节约与永续利用。

  坚持包容共享。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围绕“富民、惠民、安民”,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坚持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同步推进,使全体市民更广泛地参与发展过程,全方位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0年,石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城市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更强。力争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8.5%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快实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高端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创新驱动效应不断显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16%以上。

  城市品质更高。对接厦漳泉同城化发展,融入泉州环湾城市建设,推进与晋江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协同融合。全域城市化加快推进,“山、海、城”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高品质宜业宜居城市。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

  社会民生更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全覆盖,群众关注的学位、病床位、养老位、停车位和就业岗位等需求得到较好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法治石狮建设全面推进,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生态环境更美。基本建立“三区两线”分级分类生态控制管理体系,水、大气、噪声以及近海岸带等各项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体制机制更活。稳步推进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福建省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在城市空间管理、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基本形成,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机制更加完善。

  专栏  2  :  “  十三五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

  分类

  指  标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

  属性

  综合发展

  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76.5

  1000以上

  8.5

  预期性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99558

  143000

  7.5

  预期性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08.3

  760

  13

  预期性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38.5

  51.5

  6

  预期性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7.2

  590

  11

  预期性

  创新发展

  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9.6

  45

  预期性

  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上)

  6.45

  16

  预期性

  8.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20

  30

  预期性

  9.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规上)

  1.07

  2

  预期性

  1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99

  4.6

  预期性

  协调发展

  11.常住人口(万人)

  68.3

  75—80

  预期性

  12.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8

  85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

  13.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5

  20

  预期性

  14.中心城区Wifi覆盖率(%)

  40

  100

  预期性

  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476

  56700

  7

  预期性

  绿色发展

  16.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

  23

  21

  约束性

  17.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0.62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1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19. 森林覆盖率(%)

  9.93

  13

  约束性

  2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93.1

  95以上

  约束性

  21.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

  ——

  80

  约束性

  22.城市空气颗粒物(PM2.5)浓度(mg/m3)

  0.034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23.海水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

  65

  70%以上

  约束性

  24.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二氧化硫排放量

  55.1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11.6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氮氧化物排放量

  9.5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氨氮排放量

  13.3

  完成泉州下达指标

  约束性

  开放发展

  25.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3324

  4700

  8

  预期性

  26.出口商品总值(亿美元)

  21.4

  30

  8

  预期性

  27.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验资口径)

  1.89

  五年累计10亿美元

  预期性

  28.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

  450

  900

  14.9

  预期性

  29.旅游总收入(亿元)

  85

  180

  16.2

  预期性

  共享发展

  3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1.8

  五年累计新增7.5万人

  预期性

  31.贫困人口减少(万人)

  —

  全面消除贫困人口

  约束性

  32.城镇基本社保综合增长率(%)

  ——

  比2015年增长14.2%

  预期性

  33.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10

  20

  约束性

  34.每万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人)

  680

  750

  预期性

  35.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

  (常住人口)

  2.2

  3.5

  预期性

  3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生数(人)(常住人口)

  1.4

  2.5

  预期性

  37.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张)

  25

  35

  预期性

  38.注册志愿者人数(万人)

  1.7

  2.5

  预期性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厦门石狮商会参与发起爱心助力活动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