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高山上办起全国最大“三文鱼”养殖场(图)
2014-01-16 10:53 来源:三明网
0
尤溪县畜牧兽医水产中心副主任苏雪红介绍,坐落于岳溪村的养殖场海拔923米,年均水温16度,四周无人烟,一条高山溪流四季不断,日均水量1.3万吨,上游全是生态林,无生物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非常适合养殖虹鳟鱼。2010年2月,养殖场正式进驻建设。
突破难关——建成全国首家工厂化虹鳟鱼养殖场这个高山包围的养殖场,距福银高速公路28公里,距福州市70公里。林爱福说,县、乡、村都十分欢迎他发展这个项目,在土地流转、手续批办等方面给予很多帮助和便捷,省、市、县的渔业专家也不时赶到现场指导。经过一番努力,先建成了水泥精养池58口、育苗室180平方米,并于2011年1月建成投产。
创业维艰。当年3月引进的虹鳟鱼卵20万粒,成功养到150-250克的时候,正是夏季高温期,虽是高海拔,温度也达到26℃,让林爱福担心的事发生了。“随着气温高于20℃,鱼食欲减退,以后逐渐衰弱而死亡,看着鱼慢慢地死,真是心痛啊!”林爱福说,一个月时间,只剩下不到2万尾,损失150多万元!“打退堂鼓?没有!我有心理准备,因为这是第一次在南方规模化养殖,而且当时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已经投了400多万元,我也没有退路。”此后,林爱福一边加强监测和分析,一边请来省市县的水产专家帮忙。
专家们都认定高温缺氧是最大原因。林爱福咬咬牙,追加投入160万元,建成集约化循环水系统、过滤系统、降温系统和微孔增氧技术设施的配套建设,不仅控温增氧,还做到水资源循环使用,实现绿色高效养殖。“如今,已建有循环水系统5套,水制冷系统2套,微孔增氧机13台、水泵11台,进排水渠道长度2000米,这些设施让鱼儿可以安度每年7月、8月的高温期,而在11月、12月2个月的枯水期也安然无恙了。”林爱福开心地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