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家订制代理运营服务 因业绩不达标要求退款被拒
经济之声: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店代理运营业务将会更加多样化。网店的代理运营服务的质量应该如何界定?
胡晓:网店代运营是一种服务产品,没有办法以普通货物的标准化来进行衡量。而且它是一个定制产品,我完成了一定的工作量,有没有权利获得一定的报酬要看双方的约定。这些代运营服务商的宣传都很有意思,他们的宣传页面里面会提出“用数据说话”,有的店铺还把一个月以内的成交额特别标注出来。我认为这样的一些店家实际上在给买家一个暗示,你委托我进行运营,你就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业绩,而且在很短的时间比如一个月,你就能达到这样的业绩。我认为这对消费者是一个误导。所以淘宝平台的建议说一般要三个月是一个合理期间,但是有的卖家就用一个月的数据来对你进行宣传,包括业务人员从中进行一个诱导,以致于店家基于这样的宣传来决定购买你这个服务。这个时候你再说一般要三个月之内才能看到,你要看不到的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也得付我点钱,我觉得这就是不合理了。因为我们不能排除一个可能性,就是这个代运营商本身也有一些资源,这个店铺交给我之后能帮你上货,这些上来的货本来就是我自己掌控的一些资源,我把这些资源放到你的网店里,我就完成一个代运营的任务。我想这和委托方的初衷一定是相悖的。所以,这个网店的代理运营服务的质量怎么去界定,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商业问题。我个人建议,双方首先能够在商业业绩方面达成一致,然后把商业条款再落实到法律条款里头。比如说我可以分阶段,比如说网店给我装修到什么程度,我作为一个付款节点,你给我上了多少货我作为一个付款的时间节点,在最后我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考核期以后,你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指标,我再给你付多少钱,这样是比较合理的。
赵占领:网店的代理运营商的服务,因为确实没有法律的标准,主要是看双方的协商,这个标准是一种商业运营中的惯例。比如像分阶段付款或者是对业绩设定指标等等,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品牌宣传、推广度、客户增加的数量等等,都可以作为代理运营服务对于代理商考核的指标。具体来讲,这是需要双方协商的,只要双方能够接受,是合理的、符合法律规定的,那本身就有效的。
经济之声:淘宝与代理运营服务商之间是合作关系,在这个案例中,淘宝进行了及时的协调。淘宝作为电商平台在这个案例当中的法律关系是怎样的?它是否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胡晓:在这个案例里面,淘宝并没有实际介入到双方的交易中,它还是和原来一样,基于一个平台来提供服务。因为采访中这个店家说在淘宝上有很多代运营的产品,我觉得淘宝作为一个平台,现在又对这些卖家主推这个商品,相应的交易规则是不是应该更加合理一些,包括店家说并没有进行确认,就已经自动成交了、这种时候自动成交的环节之前能不能多一些前置环节,让购买者对这个服务去加一个判断,我觉得这是淘宝应该去思索的一个问题。从当下的这个案例里面,我觉得淘宝的法律责任还是不能突破现有的规定,它能够提供服务商的详细信息,能够帮助购买者找到服务者,在这个时候去要求它承担责任可能是站不住脚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