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历史文化 > 正文

舌尖上的闽南 洪濑黑粿传承古早味道(附制作方法)

2014-06-19 16:35 来源:南安商报 1

亲历 母子俩一天制作5000个黑粿

  在洪濑,黑粿是民间最重要的食物,尤其是逢年过节,它代表了喜庆、吉祥之意,在洪濑人眼里,它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头食物。

  城镇发展虽飞速变化,古老的传奇依然在上演。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洪濑四都村,67岁的郑惠珠身怀绝技,对黑粿的制作别具匠心。在黑粿上印上浅浅的花纹或字样,让简单的一种食物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及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诠释。

  郑惠珠出生于丰州镇,嫁到洪濑,是中国农村质朴家庭主妇的一个缩影。她任劳任怨,从小就帮着做各种各样的活儿。而黑粿,则是她从婆婆那学来的。每当逢年过节,婆婆就早早准备好做黑粿的食材。安静的厨房,一直是女人们的世界。郑惠珠跟着婆婆学,熟练地包着甜蜜的绿豆沙或是花生碎,然后压成圆圆的小饼状,美味的食物就这样从婆媳的手中慢慢诞生。

  婆婆过世后,郑惠珠便独立承担起了保持黑粿传统古早味的任务。逢年过节,家里依然能吃到黑粿最初的味道。这种味道似乎已经根植于这个家,散发着浓浓的母爱。

  20年制作黑粿的经验及手艺让郑惠珠赢得邻里的好口碑。好功夫,没有捷径。

  “15年前,许多邻居开始让我帮着做黑粿。”郑惠珠回忆道,做得多了她便有了自立门户的想法,于是在家中开了间专营黑粿的小店铺,一来可以贴补家用,二来还能满足邻居的需求。

  每年春节,都是郑惠珠最忙碌的时候,附近乡邻已经成为这间小店的忠实客户。这种传统的小吃,在春节里显得尤为重要。郑惠珠和儿子王劲松日夜赶工,一天下来,要做的黑粿不下5000个。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第一届海峡两岸少儿闽南语讲古大赛圆满落幕
下一条:舌尖上的闽南 一碗面线糊所蕴含的开拓精神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