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复旦投毒案深度调查:黄国强无法原谅林森浩二审当庭变供

2014-12-25 11:5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1
黄洋父亲无法原谅林森浩二审当庭变供,林森浩父亲则害怕二审维持原判。

悲剧之后才有机会了解

  林尊耀和黄国强同岁。明年就到了“六十耳顺”之年。“耳顺”的意思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或清楚理解所听之言。

  即使他们关于儿子的记忆简陋单薄,但父子间天然的血脉相连使俩人都笃定相信,并一遍又一遍对自己和外人强调:“我是最了解我儿子的,他从不与人结怨。”

  却是这场悲剧,给了父母一个更多地揣摩、了解成年后身在异乡儿子的机会。

  黄国强后悔,杨国华愧疚,可分居两地的日子无法重来。“教育子女一定不要两地分居。”黄国强忍不住叮嘱来探访他们的人,“有母爱没父爱。”那时,他虽然知道儿子有话不愿对他说,但黄国强以为那不重要,他依旧了解自己儿子,不了解的不过是大学的学习内容,直至意外发生。

  在黄洋宿舍里,杨国华一边整理衣物一边哭,她看着黄洋把“鞋子一双双洗干净放在鞋盒里,都扣上,衣服有两套西装。西装挂得笔挺整齐,领带都挂在上面。哪有男孩子弄得这么好的。”她发现儿子比他们记忆中的更优秀懂事。

  杨国华把黄洋的一些衣物打包带回了家,“留个纪念”,也是多年简朴生活的本能,“洋洋的衣服都是棉的,都挺好的。”

  这些衣服现在被黄国强穿在身上,从夏到冬天,印着星际宝贝的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水磨牛仔裤、棉衬衣、灰色运动鞋或者红白运动鞋?“黄洋个子没我高,也没我胖。”他回忆说。“不对,”妻子在一旁纠正,“他上大学又长高了一厘米,你们差不多。”

  黄国强现在用的手机也是黄洋生前的,他没有删除里面的通讯录,还时常翻看黄洋微信里朋友圈的更新,也接管了黄洋的微博账号。这次事件之后,黄国强认识了不少黄洋的同学,他们都对这对夫妇尽力施以援手。黄国强和他们聊天时,一定会问两个问题:黄洋在学校是怎样的人?黄洋和你们的关系如何?

  如父母亲想象和期望的,同学们向他们描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开朗、勤奋、聪明、友善的黄洋,这些赞扬后还附带了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可黄国强了解得越多,他想知道的就更多:“很多事都没摆(说)啊,像大二有一次,(他们说他)吃饭都成问题,没有钱了。可我们每次问他有没有钱,他都说有钱?唉,这些都是听他同学讲的。”黄国强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他发觉自己离儿子近了一些,“可这些了解有什么用啊!”他摆摆手,不愿多谈,“平时他好多都不怎么跟我们说的。现在听到,听到心里面挺难过的。”

  在上海陪伴黄洋父母的同学们,总找些新话题与黄洋父母聊。好几个学生物或医学的同学研究生毕业后都进入了公司工作。“读了这么多年不行医不可惜么?”父亲问。“不可惜啊,公司也挺好的。”

  黄洋原打算硕士毕业后也是入职上海的商业公司,但父母希望黄洋毕业后回四川行医,分担家中压力。“他为了我们父母两个,把他自己的打算、把他的奋斗目标都舍弃了,就不去朝这方面奋斗了,都考虑我们的事情。”黄国强觉得内疚。黄洋面对行医可能带来的压力,以及自己对商业的喜爱,内心的纠结,在此之前父母并不知道,只欣喜获悉黄洋在直升博士的考试中获得第一,并愿意回川从医。

  “听到同学说这个我们都挺难过的。每次问他的时候,他都不讲他心里面的困惑的,也都不知道他想家里面想得那么深。”黄国强说。

  那些过去他所不知道的,在这一年半里,一个个被他人的叙述填满。但黄国强最想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他自己填进的:黄洋与他人相处友善,大家都喜爱他,为什么会遭人投毒?

  若是找不出为什么,“洋洋就是冤死的了。”

  林尊耀也想要知道“为什么”,却始终是无从得知。更没有人告诉林尊耀,离家11年的林森浩经历了什么,成年后的林森浩是什么样。去年4月份在上海时,林尊耀接触到一些林森浩的同学师长,但他们没有过多谈论林森浩,只是“说些安慰的话”。他们突然和林森浩变得陌生了,都极力避免谈及林森浩。林尊耀那些未知的疑惑,亦无法从外人口中填补。

  对林森浩最为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描述,来自媒体的报道,报道中描述林森浩的性格具有光明和灰暗的两面,这个离家少年“故乡沦落为异乡,甩不脱异乡的林,逐渐用‘闷骚’来定义自己,他引用书本上看到的段落来解释这个词:‘生活使其有太多的郁闷,而生活本身及其自身习性却又阻止了其正常呐喊出来,于是,不正常的发泄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闷骚。’”

  事实上,林森浩在中山大学的五年过得并不愉快,所以他选择逃离广州,北上复旦大学,是因为“本科时不快乐,虽然也有好朋友,但周围人情味太少。在复旦两年多,很顺利,和周围的人关系不错。”林森浩曾对媒体说。

  这个高中时期的优等生光环,在全国一流的大学里逐渐丢失了保护色。林森浩五年生活中的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了网络上,在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上,他用一个账号总共发表了458个主题、13777个帖子,他在其中倾泻来自人际交往的挫败感,特别是与异性交往的不顺。2008年的冬天,他概括自己:“有谁会喜欢我这个人?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这些自卑、挫败感夹杂着骄傲的内心,网络上的林森浩,为自己塑造了沉默、冷感的外壳,他的本科同学,也很少窥见他内心的虚弱。

  但林尊耀不接受那些通过林森浩网络言行做出的性格分析,他斥责这是别有用心的断章取义。即使林森浩曾意识到自己的心态问题,并曾坦言,“我本身也是这种人,也给过很多人不舒服的感觉。”

  林尊耀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去年2月,林森浩母亲因心脏病病危住院,林森浩从上海连夜赶回广州,全家人只有林森浩没哭,只是“呆呆地看在那里,淡淡说了一句‘唉,一辈子都要服药了’,脸色表情里都看不出来痛苦。”离开时,林森浩把攒起来的打工和奖学金两万块全部留给了母亲,“想都想不明白这个孩子。(回去时,)他坐车到厦门,到厦门买火车票买站票,一路站回了上海。”林尊耀知道儿子为母亲心痛,只是表达不出来。

  “他这个人是很有同情心,很善良的。”林尊耀痛恨媒体形容自己的儿子冷血又无情。可他听说到所有关于林森浩的正面描述,除了广为媒体引的“林森浩在汶川地震捐了八百元”,就是他早知道的林森浩本科时期的几次献血。

  能够叙述林森浩善良的人似乎不多。

  林森浩从小学到高中的同村发小林鑫源,有着比林森浩更为内敛的性格,他坚持相信林森浩是个善良的人,可他的记忆也无法同《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分享,“就是这么多年的感觉。”

  直至一审时听到林森浩当庭承认投毒,并在二审辩护律师唐志坚的反复解释下,他才逐渐相信投毒这一行为是确实存在。但对于故意杀人,林尊耀说“到死也不会相信。”

  一审宣判了死刑,媒体形容林森浩表情“漠然”。他为儿子辩解说,是因为震惊到呆滞。林森浩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解释自己听到死刑时那一刻的表情,是因为尚未“反应过来”,他说自己的性格是“一不安,我的脸就一副冷冰冰的样子”。整个庭审过程,他都没敢回头看一眼林尊耀。

  这一年多来,林尊耀瘦到颧骨如刀削,有时候他会哭,一边捶打自己的胸膛,一边自言自语:“养了这样的孽子,不如给车撞死了,一下子就过去了?最苦的是老婆,收破烂,养他读书,读了这么多书,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更多的时候,林尊耀在反复咀嚼林森浩捐款、献血、孝顺母亲的故事。“他长这么大,他的性格为人,我作为他父亲我非常了解。”

  黄国强亦是如此,他相信自己绝对了解黄洋的性格为人,他不能让黄洋冤死,他想要找到答案。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河南荥阳救狗僵持战结束 30名爱狗人士涉妨碍执法遭传唤
下一条: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一学生平安夜自杀身亡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