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代订机票价格高出行程单1万多 商家称是正常加价

央广网   2016-07-11 08:49

  代理商:通过海峡订的票我们也是只对海峡来说话的,您可以去找海峡核实,因为这件事本身我们也是通过海峡然后才给客人,收取的费用我们也是收取海峡的费用,这个您可以跟旅行社去交涉,好吧,我们不做答复的。

  记者在网上搜索行程单缩水等关键字后发现,有不少网友发帖询问:“行程单上的价格为什么比实际金额少?”有一位网友说,收到的行程单和当时所支付金额差了300元,导致最后报销出差费用时只能少报300元。有的人是在旅游网站买票后发现行程单缩水,有的人是通过旅行社订票后打出行程单时发现的,投诉后,旅游网站、旅行社和代理商相互踢皮球,都不愿提供差价部分的发票。 “特价票、特殊票无法按照支付金额打印行程单”等常见说辞,也令网友们迷惑不已。

  消费者买到了高价票却毫不知情,打印出行程单后才发现,商家的做法是否属于期瞒行为?机票代理商加价售卖机票的行为是否属于违规销售行为?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邵桐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点评:

  经济之声:消费者买到了高价票却毫不知情,打印出行程单后才发现问题,商家的做法是否属于期瞒行为?

  芦云:我觉得欺瞒的这个词用的比较准确。一方面,我们不否认这个商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定价话语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所要强调的是说你定价之后包括你加价的情况,你是否有如实告知消费者。比如说这个行程单是这么多钱,如果说基于消费者紧迫的需求或者特殊的要求,你在这基础上进行加价,你如实告知消费者,订单是多少,然后你加了多少,消费者表示认可的,那我们现在没有问题。但是现在,你是不是如实告知了?没有告知,你是不是表达出这张机票本身就是这些钱?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欺瞒这个词是比较准确的,也就是说,它没有如实向消费者告知这张票价所包含的一些必要的成本和它加价的费用,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损害。

  经济之声:有网友提出问题,说为什么说火车票加价是黄牛要被抓,飞机票就可以加价呢?

  芦云:飞机票加价的问题原来确实出现比较多,因为涉及到代理渠道,有的通过旅行社、有的通过代理商。飞机票跟火车票确实在使用过程中是有一些差别的,包括在退票的费用上,退飞机票跟退火车票可能退票承担的额度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怎么样,要卖给消费者这张机票的时候,首先你要告诉他真实的价格是什么。我们之所以没有马上给它定义为欺诈,就是因为他说是因为消费者哪都找不到票,然后找到他们这来了,他们也是没办法帮着消费者协调。这个事情是不是属实,在销售的过程有没有告诉消费者说这个票实际是1万3807,那现在因为票源特别紧张,我们基于什么样的情况或者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能帮你找到合法的票,但是需要加多少钱。他有没有这样的提示?如果有,我们认为如果消费者同意了,这可能就是一个正常的双方协商的价格,但如果没有,可能就不简简单单是欺瞒,甚至有可能是欺诈。但是欺诈的判定上确实比较复杂,我觉得现在关键是对消费者知情权有一个损害。无论是我来买票还是我要退票,我要承担的违约金或者退票费用,你都要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去定价。定价之后,要发生相应的情形的时候,你要告知消费者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样的话消费者才能有一个预判,这也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体现。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田钢严重违纪违
  • 2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湖南通报4月查处违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