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变成疯狂直销人 曝公司拖欠工资三个月
个人秀场
1995年,“李阳克立兹英语”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因“克立兹”发音跟crazy比较像,而且也贴近于李阳的演讲风格,疯狂英语招牌由此诞生。
这之后,李阳个人与疯狂英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个人也成为疯狂英语冲在最前线的开拓者。
欧阳维建至今仍对那段跟李阳共事的经历记忆犹新。1997年7月,欧阳维建辞去湖南一所重点中学副校长的职务,南下广州加盟李阳。
“第一次见到李阳时,他在台上那种自信激情的形象,以及调动孩子们学习积极性的能力,让我很震撼。他通过英语教学,通过这种疯狂演讲方式,现场几百个学生立马就可以丢掉羞怯,自信地说出英语。”他向新金融记者回忆道。
一直到2002年,欧阳维建作为疯狂英语总校校长、李阳全国推广演讲总指挥,帮助李阳策划组织了近三千万人次的大型英语讲学。疯狂英语李阳个人秀也轮番在全国各地上演。
“李阳成功地把英文教育和民族主义结合在一起,并被包装成中国英语口语界的教父式人物,一方面顺应了彼时国人对于英语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他到各地演讲的做法加剧了疯狂英语狂热。”一外语培训学校教育顾问周鹏(化名)表示,虽然疯狂英语现在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在国内英语教学上,李阳确实有很多贡献,这是不应该忽视的。
但这种个人秀的推广方式,事实上到了后期难免会产生很多局限。
“疯狂英语就等于李阳,李阳就等于疯狂英语,那么李阳就相当于公司的风向标,他怎么样公司就怎么样,这个在初期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一个品牌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是到后来单靠一个人,是很难的。”周鹏认为,这样会导致疯狂英语如果没有李阳去推广,靠其他人去推广会很困难。
而演讲并非是最好的盈利模式。一位业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分析称,李阳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销售教材以及冬令营招生,或者有招收国际家庭等的商业目的,这种操作方式一来各学校都已明了,会有些反感;二来李阳经常毫无掩饰地大力推销书籍、集训营,对李阳的个人形象以及对疯狂英语品牌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欧阳维建在评价疯狂英语的现状时说,“疯狂英语应该用系统化的方式提高商业化程度,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规模。但李阳太能干了,公司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对他的过分依赖,从管理到生存都依赖他个人,中高端队伍不稳定,盈利模式太单一,这让他一直疲于奔命。他一旦停下来,公司的生存又成问题了,于是他又回到原点。”
李阳也曾意识到这种问题,他曾自嘲还不太懂得这个社会,更不知道如何去掌控一个商业公司。2011年,这种以李阳个人品牌为主的弊端显现出来,包括总裁、教学总监、网络总监、集训营总监在内的多名高管,从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集体出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