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如何思考 影市热炒IP却鲜见优秀作品
2016-08-17 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然后,这部号称要“同时征服大陆和美国观众”“有希腊神话的元素,还有莎士比亚的影子”的奇幻大片,就没有然后了。
圈子里知道内情的人说,老姜其实就是“被骗了”,他攒起来的那些杂牌班底,很多都是图他有钱,哄着他玩儿的。至于真正能拿得出金刚钻的制作团队,压根儿就不会接他那个达不到拍摄标准的剧本。
老姜被朋友评价为“真的爱电影、想拍电影”,但折腾到现在,他暂时也是真的没钱再拍了。
《人鱼帝国》的拍摄故事登上了《纽约时报》,被当作了中国电影市场“人傻钱多”的典型。有网友干脆提议,把《人鱼帝国》前前后后这8年的故事拍成电影,“一定好看”。
在一些学院派的电影人眼里,好的电影市场,应该以类型片为主,超大片只是个别的,但现在的中国电影,有些头重脚轻。
用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教授索亚斌的话说,我们的电影行业,“市场化、商业化进程,开始得太晚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大发展大崛起,还正赶上与互联网同步发展,就像是开闸放水,“泥沙俱下,群魔乱舞”。
老导演慢慢跟不上时代了,中年导演还在摸索市场需求,商业电影的人才和创意都缺失,只好去找IP,难免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北”了。
导演李玉戏称自己是中国电影圈里的“麻烦制造者”,向来只拍想拍的东西。
这位女导演,曾经因为电影《苹果》,惹来不少争议,主演佟大为都觉得“压抑”。制片人方励给她做思想工作,剪掉了一整条故事线。方励甚至找了一大圈人,才替《苹果》争取到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机会。
李玉现在想拍的是冯唐的小说《天下卵》。那是个黑色幽默的故事,讲了一个制造太监的人,叫快刀刘,专门给人去势。快刀刘跟宫里有协议,每年输送20个太监,他用这门生意赚了很多钱,富甲一方。原著里有“男人要得势,先要去势”这样的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