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电影 > 华语电影新闻 > 正文

中国电影如何思考 影市热炒IP却鲜见优秀作品

2016-08-17 10:34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  编剧小刘也吐槽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  有位影视公司的头儿找到了她,对方要做一部公安题材的电影,一开口,就提了对主角的形象要求,“女公安贤良,男公安正能量”。

­  头儿心目中的故事纵横捭阖,“从宇宙的星球之战,穿过马六甲,直达咱国某州公安”,听得人“脑洞大开”。对方甚至已经把剧本分场都想好了,10分钟一场,第一场戏是“豪华游轮后的新加坡”,要来一个“5分钟的长镜头”。

­  两个小时之后,小刘忍不住打断了对方,婉拒后告辞了。她觉得,不能忘了自己进入电影行业的初心。

­  小刘感慨,“那些不差钱的(老板们),可以热爱,但别羞辱咱国电影了。”

­  这位“不差钱”的老板还说了,“不打算用不听话的编导”,只需要找个人执笔,给他心目中的故事“加点血肉”。

­  另一位一心想在电影行当中搞个大新闻的老板,是房地产“大牛”姜红宇。

­  老姜是个老影迷,看过4000多部电影,一心要拍出好莱坞级别的超级大片。他捧着自己心目中的故事《人鱼帝国》,开始大把大把地砸钱。折腾了七八年,投资号称1亿美元。

­  故事讲述了在古代希腊,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男孩来到了海底的人鱼帝国,相继遇到人鱼、海盗、怪兽,经历一连串冒险的故事。

­  导演和编剧找来了一茬又一茬,都是些看着有点眼熟却叫不上来的外国名字。剧本改了一次又一次,却没能让包括老姜在内的任何人满意。在许多演员还没完整读过剧本时,剧组就被催着匆匆开了机。剧组里各部门也谈不上配合,往往拍摄一整天,却只能完成四五个镜头。整个拍摄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好几位主要演员都想着法儿,“逃”回了美国。等到预告片出来,特效尴尬得就像上个世纪三流网络游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我们诞生在中国”口碑助推排片 迪士尼力挺大熊猫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