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不能包治百病 国际学校好不好 国际学校有什么不同
家长非富即贵?
上国际学校的家庭,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非富即贵”。
“某导演的儿子以前读的就是北京的美国学校,担任学生会主席,现在已经在纽约大学读大二了。”一位与其熟悉的朋友告诉记者。
很多国际学校的招生办给家长留下的印象则是“傲慢”、“势利眼”。
而李锰则认为:“早期我们300-400个学生中,绝大部分都是母语非中文,最少的时候,只有22个中国孩子,来自全国各地。这些家庭都是中国最早富起来 的,企业家居多,明星也有。那时候大部分中国家庭没有上国际学校的需求,直到2007、2008年,需求才明显多起来。现在大富大贵的,要么买学区房送孩 子上名校,动辄上千万,要么直接送孩子出国了。北京国际学校的学费一年10万-25万人民币,不需要大富大贵也能上得起。”
孩子就读于清华附中国际部的程涛告诉记者:“我感觉家长分三类,第一类是顶尖的,例如姜文这样的名人。这类家长在选学校的时候更看重名头,不见得多理性。第二类是特别外企范儿的,有些家长在外企大公司任高管,孩子学费可以报销。第三类高知和新富家庭居多,小升初太费劲,把他们给逼得实在受不了了。”
程涛将自己归入“理智派”。他认为:“有些人上国际学校,只看哪家最好,或者哪家最贵,这实际上是一个坑。不同的国际学校有不同的气质。而小孩的发展也是非常个性化的。第一要花时间想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是什么,适合上哪家学校。”
择校的时候,程涛花时间把心仪的每家学校都跑了一遍,也请教了不少过来人。在他看来,京城的国际学校,大致可以分为“英范儿”和“美范儿”两大类。前者比较 注重基础的东西,强调基本的技能要扎实,留的作业很多,非常标准化。后者的作业往往是一个团队留一个课题,完成得怎样在学生自己,分数好的能够得到展览的 机会。有可能超一半的学生会非常玩命,不可避免的也一定会有人混事。程涛希望孩子将来去美国上大学,选的是“美范儿”的清华附中国际部。
接下来他重视的是学校规范与否。这位毕业于清华的“海归”说:“清华人本来就喜欢在清华边上扎堆,清华附中国际部就是一个清华海归学子扎堆送孩子上学的地方。学校比较规范,很多老领导、教授的孩子都在里面,校方不敢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