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之后、培训贷又来袭 专家:须警惕向网络传销模式发展

工人日报   2017-05-27 10:19

­  5月24日凌晨1点刚过,24岁的吉林长春青年徐伟杰就赶到批发市场进一批水果,再拉到早市摆摊。“之前为找工作,我参加了一家公司的培训,稀里糊涂‘被贷款’。因迟迟还不上贷,我已两次收到网贷平台即将起诉的短信警告,如今只能靠起早贪黑卖水果挣钱还贷。”徐伟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  徐伟杰口中的“贷款”,是指“培训贷”——企业以招聘为由,以提供高薪工作岗位为饵,吸引应聘者贷款接受高价培训;部分求职者在接受培训后,企业却并未按承诺为其找到满意的工作,众多“被贷款”的求职者怕影响信用,只好硬着头皮还贷……

­  记者发现,全国各地遭遇“培训贷”的人,远不止徐伟杰一个。

­  当事人讲述:

­  想找工作却陷“培训门”,莫名“被贷款”

­  2015年11月,想找一份稳定工作的徐伟杰,在招聘网站广投简历。不久,他接到了吉林省汇唐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汇唐”)的面试通知。

­  “我应聘的岗位是网络优化,汇唐承诺的薪资非常诱人,前三个月2000~3000元,半年后月薪5000元,一年后1万元以上,而且对应聘者的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并无要求。”徐伟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面试后有3天试岗期,主要是听培训课。因感觉公司比较正规,行业前景光明,他便决定参加该公司的有偿培训。

­  “汇唐介绍,培训费共1.45万元,等我上班后从工资里扣。”徐伟杰告诉记者,培训内容是移动通信2G和3G网络知识,培训时间两个月,每天上半天课,过年还放了20多天假。

­  但徐伟杰认为,培训所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用不上。“讲师有两名30岁左右的男子,每天照着PPT读”。

­  “汇唐称,培训期间每月给1000元补助,并因此向学员要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但没想到,公司以此通过‘蜡笔分期’给我们办了培训贷款。”徐伟杰说。

­  培训结束后,汇唐要求学员分赴北上广等城市的合作企业。“我被分到北京一家通信企业做维护,实际工作内容就是做各类表格,当时这家企业很多实习生都是通过‘培训贷’方式进来的”。

­  徐伟杰告诉记者,因月工资仅有1900元,不够在一线城市开支,干了28天后,他与汇唐沟通,回到长春等待其重新安排工作。

­  此后,汇唐曾3次给徐伟杰打电话介绍用人单位,但要么工作地点太远,要么是他没有应聘资格。徐伟杰说,自去年7月份后,汇唐不再介绍工作。

­  “从去年5月份开始,‘蜡笔分期’通知我每月需还款890元,本息一共2.3万元。因为没钱,至今我只还过4个月的‘培训贷’。”徐伟杰称,前两天,他和同期学员一起找到媒体、工商、公安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要回培训费用,但汇唐已被长春市朗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朗图”)收购,原法人代表不知所踪。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