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不能包治百病 国际学校好不好 国际学校有什么不同

新民周刊   2017-05-27 10:50

­  早在1997年,北京私立汇佳学校率先开设了IB课程(国际文凭课程)。2000年,世青国际学校成立,外籍学生占65%,中国籍学生(含港澳台)占 35%。此后“民办洋教育”风生水起,2005年乐成国际学校成立、2006年海嘉双语学校成立……根据吴越女士的统计,截止到2013年7月,乐成的中 国籍学生占到20%,青苗为50%,而王府、中加、康福、新英才、汇佳、树人瑞贝、拔萃等学校90%以上招收的都是中国学生。这些学校的创办者,多为企业 家,如王府、乐成、新英才的背景都是房地产开发商,有些则原本就是教育从业者,如世青的校长王虹,原是北京五十五中国际部的负责人。

­  不过时下家长们谈论最多的“国际学校”,却是另外一块“是非地”。

­  在记者采访中,70%以上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其实送孩子上的都是公立中学开办的“国际班”——基本上都提供高中课程,中考结束以后小孩就进入到出国程 序。这里面有真正的国际班,只招收外籍子女或国际留学生,如清华附中国际部;也有90%学生都是中国籍的北京四中国际校区、人大附中中英办学、首师大附中 国际部等。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高中创办的“国际班”,几乎从诞生之初,就因其乱象丛生、利益链复杂,质疑声不断。

­  “曾经有段时间,重点中学热衷创办自己的民办校。初中是义务教育,不能高收费。搞民办校,就可以打着名牌中学的招牌高收费。国际班不过是以‘辅导学生出国留学’重新包装的小金库项目,收费更高。”一位家长告诉记者。

­  另有熟悉情况的家长透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国内名牌高中的国际部,很多都是由外面的第三方机构实际操盘,双方分成。教职员工则是由普高临时调往国际班。

­  但一位教育界人士认为:“第三方操盘也不可一概否定,有些机构也做的时间很长了,非常专业。但毕竟是两个主体,一旦双方闹矛盾,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曾经在上海就出过这样的事情。”

­  8 月份,几所国际学校在上海相继开学或预备落户,一时有媒体惊呼:“国际学校抢滩,撬动上海教改”。而上述人士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真正的国际学校不 能招收中国籍学生,怎么抢滩?至于公立学校牵手的国外中学,这里面水很深。在这些合作办学项目中,很多国外学校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让整个项目在中国得以 审批通过,无所谓抢滩之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山东2025年高考总分多少? 山东高考成绩公
  • 浙江2025年高考时间:各科目考试时间安排
  • 马鞍山2025年放暑假时间 几月几号开始放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