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泉州民间手工艺术 > 正文

泉州传统民间手工艺术 三工艺同台欲分伯仲

2013-09-13 08:43 来源:闽南网 1

安溪一家茶企的工人在剔拣茶叶,这只是16道工序中的 
安溪一家茶企的工人在剔拣茶叶,这只是16道工序中的一道

安溪铁观音

推荐人:安溪乌龙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魏月德

制敌术:润物细无声余香绕齿

  闲来无事一杯茶,制茶传承人魏月德不着急说历史,而是抖了一段发生在自身上,有关茶与酒的趣事。

  2009年,他带了亲自制作的铁观音手工茶,到法国卡穆酒庄。

  “法国葡萄酒有270多年历史了。”卡穆酒庄老板颇为自豪。

  “我们铁观音有500多年历史咯。”魏老悠悠一说,让酒庄老板一惊。

  “我们一瓶上好葡萄酒可以卖到3万大洋。”卡穆酒庄老板再打价格牌。

  “我们这手工茶一斤卖到了18万。”酒庄老板又是一惊。

  “没花有花香,无糖有甜味,无甘有甘味,的确是好茶。”酒庄老板品饮过后,折服于那绕齿余香,果然花了18万向魏老买下这茶。

  要说这安溪铁观音缘何无花有花香、无糖有糖甜、无甘有甘醇?这里面讲究就多了,从采摘到制作,以至品茗,都有诸多工序。

  采摘,要在嫩梢顶芽形成驻芽时,采下二三叶才是好材料。虽然春夏秋冬都可以采摘,但茶韵有分。制作,分初制和精制,可有16道工序。

  品茗,则需茶则、茶匙、茶漏、茶海、闻香杯等精细茶具。先用茶量取茶叶,再用茶匙拨入壶中;泡茶要先温壶,还要讲究高冲低斟,让茶叶随水浪上下翻滚;最后再将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内,要好似行云流水般。

  其实,安溪的茶与德化的陶瓷都是海丝之路的常客,中国茶与中国白一样,都是中国在外的重要形象,而安溪铁观音又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乌龙茶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其中,有个出名的安溪铁观音典故——“观音托梦,魏荫传茶”。

  据史料记载,公元1723年,安溪茶农魏荫在西坪松林头发现并培植茶树铁观音。观音托梦于魏荫,令其找到铁观音茶树,制作名茶铁观音。乾隆年间又获封赏,正式命名为铁观音。

  喝茶,体现的是一种闲情与雅致,中国老百姓一日不能无茶,而铁观音又因其清香雅韵,成为品茗的上选。

惠安石雕产业预打造“世界石雕之乡”,图为一名前来 
惠安石雕产业预打造“世界石雕之乡”,图为一名前来交流的雕刻艺术家在创作作品

惠安石雕

推荐人:惠安石雕省级非遗传承人蒋惠民

制敌术:与天地同寿独树一帜

  能上擂台的,背景都要过硬。

  惠安石雕在国内的地位,素有“北有曲阳,南有惠安”之称。

  经考证,惠安最早的石雕作品是1600多年前晋代开闽始祖林禄墓前石雕,现存年代最早的石雕是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兄长王潮墓前石雕。可见其与天地同寿的永久性艺术价值。

  而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的后龙乡峰尾东岳庙,那一对辉绿岩透雕大龙柱尤为奇特,若持物击之,东柱会发出铿锵之音,如龙在细呤,西柱则喑哑无声,得以区分雌雄,由此可见惠安雕匠艺人的高超技艺。

  还有泉州“鲤鱼化龙”石雕;厦门鼓浪屿全国最高的人物雕像——15.7米高的郑成功塑像,都出自惠安石雕大师之手。

  作为南派雕刻,当然要有自己的独门绝活。在石雕一般的圆雕、浮雕、线雕基础上,惠安独创影雕,即以微雕钢针,精雕细琢,靠着钻点的大小、深浅、疏密的有机结合,区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

  现在说起南派雕刻,多以婉约精美、形神兼备赞誉之。

  其实,在宋元时期,惠安石雕工艺就十分发达,随着近代惠安人大量迁居海外,惠安石雕在台湾及东南亚一带声名鹊起,开创了惠安石雕向海外传播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更为惠安石雕的发展创造良机,南派石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十几万惠安雕匠艺人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传世佳作。

  荐者以为,惠安石雕多以实用为基础,从建筑园林装饰雕刻、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内摆设观赏品、日用器皿等,用途非常广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同门英雄

泉州竹编

  泉州竹编工艺则兴盛于唐、宋时期。20世纪五十年代初,泉州现代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造型特点,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的技法,创设了系列化的竹编立体图案花形,再配上染红、黑双层颜色加以磨光,有500多个花色品种,多次出国展出。

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

  发明于唐代,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彼此独立且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具有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便于货物分舱管理和加固船体等多方面的优越性。13世纪末由马可波罗介绍到西方,这是泉州对世界海船造船技术的一大贡献。

十音铜锣锻造技艺

  洛江区罗溪的十音铜锣打制为民间手工技艺类项目,在全国可称得上是绝无仅有。十音铜锣分别由10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的帽形铜锣组成,它们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演奏时,左手拿着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也可将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平架腰身,悬空部分用绳子系好挂在脖子上,左手扶住锣架,右手拿小橄榄锤敲打。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一个音节,10个铜锣分别敲出6712345671十个音节。

泉州金苍绣技艺

  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金苍绣是刺桐绣的一种特长技艺,与唐时“蹙金秀”工艺相同,罗缎底子,上面用金苍线绣出各种美妙纹样。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闽南话“葱”、“苍”同音,雅化为金苍绣。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雕塑家林鸿绘泉州“清明上河图” 构思百米水墨长卷
下一条:泉州花灯:以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