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调结构稳提升 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深化“万家企业手拉手”活动,引导产能对接
2013年来,泉州市正式启动“万家企业手拉手”三年行动,以“互配对、促协作、谋双赢、见实效”为原则,引导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与中小微工业企业团结起来,互利互助,共生共荣,携手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活动成效显著,张志南常务副省长专门批示“拉出协作、拉出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省政府办公厅在《关于贯彻落实2013年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总结会有关工作部署的通知》中,要求全省各地总结推广泉州“万家企业手拉手”专项行动经验。
到2015年末,全市培育纺织鞋服1个年产值超4000亿元产业集群,石油化工、机械装备等2个年产值超2000亿元产业集群,建筑建材1个年产值超1000亿元产业集群,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光电信息等3个年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工艺制品1个年产值超300亿元产业集群,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3个年产值超100亿元产业集群, 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支撑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较强的产业集群体系。
突出“加快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生产、加快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加强专业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抱团营销开拓市场、加强企业之间技术协作、加快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产业集群资金保障、发挥行业协会资源协作配置作用、加强驻外泉州商会的联动作用”等11项重点任务,强化工作责任,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激励措施,并配套相应奖励措施,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至目前,已兑现2013年产业集群奖励资金1597.7万元(其中奖励龙头企业892万元,中小企业652.7万元,专业市场53万元),大力推进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协作配套,2013 年全市有1268家中小企业为180家龙头企业建立配套协作关系,市、县两级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配套协作产值超450亿元。
今年来,已召开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纺织制鞋机械、消防安防(集成商)产能现场对接会3场,现场促成25对企业签署合作意向,达成配套协作金额36亿元。截至目前,已有115对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带动行业间实现直接对接产值161亿元,预计2014年全年可实现对接产能650亿元。
处置企业资金应急,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在本轮产业洗牌调整周期,泉州市出现部分二、三线品牌由于缺乏危机感,渠道、产品变革相对滞后,导致虽历经一年多的调整周期,库存压力仍然居高不下,生产经营仍然十分艰难。尤其是少数鞋服品牌,前几年误判形势,盲目扩张生产线和国内销售终端,甚至对外跨领域涉足主业之外的投资经营,导致固定资产投资额远远超越了自身资金承受能力,造成部分贷款逾期,甚至走向停产、倒闭。而鞋服企业由于抵押物缺乏,银行融资向来以联保居多,导致部分经营良好企业因担保责任受到银行追诉,受累陷入资金困境。市政府郑新聪市长和陈灿辉副市长多次主持召开全市企业资金保障工作座谈会和企业资金风险应急处置工作专题会,研判泉州市金融运行情况,分析当前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究部署全市金融平稳运行、风险防控和个别企业资金链风险应急处置有关工作,研究制订一系列防风险保稳定的政策措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由于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处置得当,目前全市金融运行平稳,全市贷款不良率为0.71%,全省最低,风险总体可控,个别企业资金链风险也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尽量把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同时,泉州市成立了泉州市企业资金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挂靠市经贸委(简称:市应急办),今年来共处置了诺奇等13家企业资金应急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出台《泉州市金融应急处置预案管理规定》,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金融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作用;要求县(市、区)要切实落实企业资金风险处置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政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程跟踪落实,就地化解风险,严防风险蔓延发酵。同时,建立资金链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监测分析,各县(市、区)每月向市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送监测信息。完善风险会商机制,银行机构要联手联动,共进共退,做到“五不”,即不减少信贷规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续贷门槛、不随意抽贷、不随意压贷;司法部门要把握时机,讲求方法,慎用冻结企业资金账户手段,尽量以商议、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各级各部门合力共为,主动应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帮助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对贷款本金5000万元出现逾期或欠息的8家企业,直接跟踪协调,及时会同相关部门、银行妥善化解风险。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3.7亿元,为基本面较好、但还贷资金暂时出现困难的重点企业提供“过桥”资金周转,及时、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应急周转资金困难。
进一步落实《民间融资管理暂行规定》,建立重点企业民间借贷清理维稳制度,组织对企业超规定利率的民间借贷进行排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落实还款计划和债权保护措施,全力防范民间借贷风险。充分利用和不断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开展守信企业的公示推介和失信企业的警示披露,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非法证券、洗钱、金融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严厉打击高利贷者暴力逼债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打击逃废债专项行动,维护良好的金融运行秩序。
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帮扶企业解决发展问题
近年来,市、县两级经贸部门编印、发放各类政策汇编15万多册,其中今年编印、发放2.8万册,召开政策宣讲会30多场次,进企解读政策1500家次,发送政策信息短信5.5万多条,答复企业政策咨询4300多次,有效推动企业学好用好政策。今年来,市领导召开2014年春季分片区企业调研座谈会7场,收集汇总107家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建议192个,协调解决180个,解决率达94%,并抓紧做好秋冬季分片区企业调研座谈会的安排部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四下基层”挂钩联系安排,共走访了115家企业和基层单位,分别与700多人进行座谈,共征求到意见建议248条,其中221条已得到协调解决。建立了优惠政策传递、咨询、对接、导办、兑现“一条龙”服务机制,推动政策落实提速提效。认真开展企业阳光减负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确保实现“阳光价费”目标。继续对工业企业、外贸流通性企业实行按上年度流转税的0.9‰征收江海堤防维护费,预计全年可减征5000万元。落实兑付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即征即奖”奖励资金4.25亿元,累计达8.25亿元。今年来,兑现县级及以上扶持企业项目资金近2.478亿元。至7月中旬,泉州委兑现2014年专项资金5110.5万元,其中,企业技术改造专项848万元、市级企业自主创新奖励资金570万元、中小企业成长专项879.2万元、商业模式创新4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990万元、两化融合专项250万元、工业设计产业发展250万元、行业协会奖励150万元、提升“食品放心工程”专项577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196.3万元。(方开燕 林长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