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泉州市区进入“无摩”时代
2013-06-28 07:56 来源:泉州网
1
7月1日起,除了警用摩托车、巡逻车、电力维修等抢修救急摩托车外,泉州中心市区现有的16183辆摩托车达到报废年限,将禁止上路行驶。
原本是“摩的”司机的吴家柱开起巡逻车,生活比过去
改行:社区引导摩的司机成功转型
市区“无摩”,摩的司机不能在市区载客了,他们的生计怎么办?
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泉州市区东湖街道东凤社区,那么社区工作人员会骄傲地告诉你:“我们社区的摩的司机早在2003年就转行了。”
2003年,在社区引导下,东凤社区的几位摩的司机全都转行,他们有的成为社区联防队员,有的成为物业保安。10年过去了,如今有些人成了物业管理人员,有些人已经完成多次职业转型。
改开联防巡逻车他成了社区“万事通”
东凤社区联防队员吴家柱,2003年由摩的司机转行,成为社区联防队员,这一做就是10年。
吴家柱今年53岁,10年前他在东凤社区辖区内骑摩托车载客,看起来自由,但是收入很不稳定,有时一上午也没有一个客人,心里很不安定。
2003年,东凤社区吴淑贤书记找到吴家柱,问他愿不愿意到社区当联防队员。当时联防队员的月工资只有七八百元,但考虑到需要稳定的工作供两个孩子读书,他还是决定转行。
和吴家柱一起当上联防队员的,还有当时在东凤社区载客的其他5名摩的司机。2005年,社区为他们办理了社保。2007年,吴家柱把从三明来泉打工的摩的司机小林也拉进联防队伍,现在两人的月工资都有2000多元。
吴家柱每天骑着派出所给配的联防巡逻车,与另两名社区联防队员巡逻32个点,他也成了社区“万事通”,平日社区居民有纠纷或生活上出现麻烦总会想到他,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份工作。
由于工作积极,2004年吴家柱经社区推荐入党。前段时间,他还每天去接受流动人口管理的规章制度培训。吴家柱说,转行后,生活很舒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