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泉州市区进入“无摩”时代
【大事记】
●2000年2000年6月30日,泉州中心市区最后一次摩托车报牌。为了控制日益增长的摩托车数量,泉州市区开始停止报摩托车牌。泉州立足向大城市的方向发展,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摩托车数量肯定会逐步减少。基于这些考虑,摩托车报废办法推行后,车牌也将随之“报废”。
●2002年2002年10月,国家四部委联合下文《摩托车报废标准暂行规定》,地方政策只能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执行方案。按规定,两轮摩托车报废的年限只能是10年或10年之内,而达到使用年限的摩托车,即使符合延长寿命的要求,也只能有3年的特检期,即摩托车使用年限最多为13年。
●2004年泉州市交警部门开始对中心城区已满13年的报废摩托车进行报废。交警部门在市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交警窗口和交通岗亭周边张贴通告,让市民自觉遵守摩托车报废规定。与此同时,泉州市交警支队与资质完整的大型废品收购公司取得联系,妥善处理报废摩托车的解体工作。
●2013年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提出,私家车取消报废年限,摩托车取消特检期。我省结合实际提出,摩托车使用年限为13年。7月1日将是中心市区摩托车的大限。市交巡警部门提醒,已达报废年限的车辆不可上路行驶,否则驾驶员将受处罚。
展望
公交+的士将来还有轻轨市民出行选择越来越多
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和公共交通的日益成熟,“无摩”时代顺理成章地到来后,对泉州市民而言,可选择的出行交通工具,尤其是公共交通工具越来越多。
“今后泉州公交的发展模式是‘干线+支线’,区内开通支线,区间发展快线。”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从泉州市交通运输集团了解到,“十二五”末期,该集团的公交覆盖率在中心市区有望达到100%,占全市70%;出租车服务覆盖率占全市60%。
此外,泉州的轨道交通线路正在规划中,未来泉州将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和常规公交“三网合一”的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
公交车基本能满足出行需求
目前泉州中心市区有公交线路57条,环湾公交线9条,从中心城区辐射到各个片区,方便市民乘坐。泉州市交通委公交科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早期不少公交线路布设不是很合理,线路长且绕,近些年除了增开新线路外,还采取“绕过堵点、裁弯取直、合并调整、提高覆盖率”等措施进行线路微调,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和班次准点率,同时让公交线网的辐射更合理。
据悉,今年以来,全市新增6条公交线,其中中心市区5条,延伸、优化8条,新增、更换公交车46部(中心市区15部)。按计划,今年将新增100部公交车,用于加密班次或投入到新线路。
该人士介绍,目前中心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15.1%左右,根据泉州目前的城市格局及市民乘坐公交出行的情况,现有的普通公交和环湾公交,基本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将推进电子站牌建设
“还有两个站就到了。”现今在公交候车亭等车时,很多市民都拿出手机登录“泉州公交实时查询系统”,了解到站情况。泉州公交公司介绍,今后公交发展除了线路规划外,也将重点发展智能公交,大力推动公交电子站牌建设。
据悉,今年中心城区公交站将增设56个电子显示屏,屏上动态显示每条线路公交车下一班次的到站时间,这样等车的市民心中就有数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