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美国人永远不会愿意为台湾付出一切
问题是,一旦台湾问题因台独触及大陆底线而激化为军事冲突,美国现行的对华政策将无以为继,而必须作出新的抉择:是武力保卫台湾?还是旁观中国武力统一台湾?
鹰派认为,美国必须武力保卫台湾。理由大致有四个方面:
——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如不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强盛趋势,中国有可能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对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构成严重挑战。
——美中之间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利害冲突,而台湾实行的政治制度恰恰符合美国的价值观念。
——随着苏联的解体,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对手已不复存在,联华抗苏的必要性不复存在,中国对于美国的战略价值明显下降。
——台湾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说有三点:政治上,维持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分裂局面,有利于遏制中国的强盛趋势,也有利于对中国大陆实行和平演变;经济上,美台年贸易额达500多亿美元,台湾每年的军火订单达50多亿美元,这对美国商界尤其是军火商颇具吸引力;军事上,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可以利用的潜在基地,利用台湾可有效控制东北亚与东南亚、中东地区的海上交通线,因而台湾被美国视为“不沉的航空母舰”。
鹰派智囊为武力保卫台湾出谋划策。1994年10月,美国民间研究机构“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曾向美国政府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常规军事能力·1994~2004》,认为近期在亚洲可能发生的主要冲突将有四起:中越冲突、围绕南沙领属权的冲突、围绕钓鱼岛领属权及朝鲜半岛的冲突、因台湾独立而引发的冲突。其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冲突是因台湾独立而引发的冲突。该报告认为,台湾是西太平洋最大的岛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国如能很好地利用台湾,使其成为第7舰队北上南下的中继站,则对美国控制东南亚十分有利,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中国的东海和南海舰队。一旦因台湾独立而引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力攻台,“美军将会利用这一机会,向台湾显示美军的参与和对台支持战略,必要时会不惜流血以助台湾独立。”美国的军事干预将有两种方式:第一,直接军事介入,与台军共同作战;第二,以间接武力牵制,对中国军队施加军事压力。报告认为,从效果看,美军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可能性较大。
1996年,美国前国防部部长温伯格和胡佛研究所研究员彼得·施韦策联合发表了一部小说体的"战争模拟着作"--《下一场战争》。该书根据五角大楼的作战模拟想定,勾画了未来10年内美国可能介入的5场战争。其中,作者推断美国将直接介入台海军事冲突,与台军共同保卫台湾,并对中国大陆实施空中打击,交战中双方甚至动用了战术核武器。该书描绘的战争结局是美军未能实现保卫台湾的战争目标,并借此抛出作者既定的观点:这次冲突暴露出美国对台湾政策的缺陷。自从1979年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以来,美国一直避免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系统,而这些武器是可以同大陆保持军事平衡的。现在诸多事件表明,台湾是防止中国未来扩张的关键因素。要遏制中国,美国就必须允许向台北出售先进飞机、防空系统和海军舰艇。
温伯格还声称:90年代初期,人民解放军就已经声明,他们将视美国为他们最可能的对手。人民解放军的训练和条令都是针对可能同美军发生的冲突。就在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驻军急剧缩减的同时,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却不断地提高。根据1994年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和1995年中央情报局进行的计算机模拟预测,2005年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发生的战争将以北京的胜利而告终。报告的结论是:不扩充美国的军事实力,不支持台湾采购先进的武器系统,将注定导致美国今后在亚洲的更大失败。
基于上述观点,温伯格与美国22名保守派政客联合发表了《关于台湾防卫的宣言》,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应明确地就台湾防卫问题作出承诺。
美国真的会武力保卫台湾吗?
笔者认为,美国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出武力保卫台湾的决策。根据如下:
前车之鉴,记忆犹新。从历史上看,美国曾经扶蒋反共,卷入极深,结果彻底失败,用巨额美元和美制武器换来的只是一场“谁丢失了中国”的争吵。此后,美国在与中国的军事冲突中,一败于朝鲜战场,再败于越南丛林,而无一胜绩。美国自开国以来所得到的几次真正的教训,不是苏联人、日本人,而恰恰是中国人给予他们的。美国人从招惹中国人的过程中,从未占到什么便宜。这使得任何一届美国政府在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上,都不得不慎之又慎。海外舆论甚至这样说:“美国插手的事情,经常虎头蛇尾,未能善终。美国的外交政策乃基于利益和短视之上,欺善怕恶,始乱终弃,乃为其特色。美国胆敢出兵蕞尔小岛格林纳达、派机轰炸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侵略毫无国防的巴拿马活捉毒枭诺列加,但始终不敢与苏联、中共正面交锋,只会打打外围韩战、越战,结果却自伤元气,国力大损。因此,冷战四十年,美、苏、中共之间并未发生大战。美国派兵远征海外,乃是有选择性的,台湾海峡绝不是美军捐躯之地。”基于同样的认识,基辛格一再呼吁美国的决策者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要抛弃冷战思维。他说:“中国生存了5000年的部分原因,是它比其对手更有耐力。所以,树中国为敌的行为是不明智的。”日本军事评论家广田真一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说:“从历史的教训中可以看出,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进行战争,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己所不欲,施勿于人。”在历史的经验中,还包含着一个美国自身的因素——南北战争。19世纪中叶,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击败宣布独立的“南部同盟”,维护国家统一,曾进行了长达4年的南北战争,以巨大的代价恢复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这个历史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有助于美国人民理解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族情感和坚定决心。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国既然以战争维护了自身的统一,何以不能理解和容忍中国在不得已时的统一战争?美国人应当明白,中华民族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是不惜任何代价的。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多数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这是任何领导人都不能违背的民意基础,这是中国政府必须达成的治国目标。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政府没有变通和退让的余地。
“外科手术”对大国无效。从现实条件看,美国因其高技术兵器优势,的确具有对敌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能力。但科索沃战争却证明,这种打击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南斯拉夫军队大规模设置假目标,导致美军无效轰炸,结果78天的狂轰滥炸,看似地动山摇、极为震撼,对南军的实际损害却微不足道。“外科手术”对小国尚且如此,对大国更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实施这种只能恶化两国关系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外科手术”,对美国来说得不偿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