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浪动物由“安乐死”到 “零扑杀” 违法繁殖重罚300万

北京晚报   2016-10-31 11:37

­  流浪动物一直是困扰许多国家与地区的社会问题,数量庞大的流浪犬猫带来的犬袭击人、污染环境、传播疾病等诸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前不久,北京永安里一带就发生了流浪犬伤人的事件。台湾地区同样面临这些问题,台湾当局为此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相关法律,加大宣传教育,实施宠物登记,完善动物收容体系和宠物的贩卖、繁殖管理,收到了一定成效。

­  由“安乐死”到 “零扑杀”

­  根据资料显示,自2008年开始,全台公立动物收容所每年累计收容流浪犬猫等动物皆超过10万只。

­  如何处理这些流浪动物,各县市“非常头痛”。按照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规定的处理流浪犬猫程序,县市捕捉后先公告认领,无人认领再开放认养,12天之后确定无人认养即可安乐死。而且,在这期间,各地政府还需要编列预算购买饲料。

­  台湾原来“扑杀流浪动物”的政策曾引发社会争议。如2013年由导演Raye拍摄的纪录片《十二夜》就记录了在收容所里的流浪狗12天的“血泪过程”。收容所内环境恶劣,狗狗们挤在一起生活,窄小的空间,粪便、血水四溢。有些狗死掉了,尸体没被发现,直接在笼子里腐烂,活着的狗则害怕地大叫、哭泣或互相攻击。该影片的播出引发民间动物保护团体的不满,要求全面检讨“扑杀政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原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巡视员田钢严重违纪违
  • 2名厅局级干部被查处……湖南通报4月查处违
  • 紧盯“学查改” 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锲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