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流浪动物由“安乐死”到 “零扑杀” 违法繁殖重罚300万

北京晚报   2016-10-31 11:37

­  例如,台北市在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动物保护自治条例》就规定,台北市的饲主需执行宠物登记、植芯片以及施打狂犬疫苗等措施,若饲主经劝导仍未在期限内做家猫宠登,可处新台币1万至5万的罚金,未施打狂犬病疫苗,最高更可开罚15万新台币。

­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动保处”指出,依规定“宠物出生日起4个月内、自岛外输入之宠物,应于输入后2个月内办理宠物登记”,否则处新台币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金。

­  “动保处”表示,民众只要携带家中犬猫至兽医院植入芯片,兽医院就会给予宠物身份登记证与狂犬病疫苗注射牌证,并由兽医院上网登录犬猫户籍。

­  源头减量: “以认养取代购买”

­  台湾当局一直积极提倡“以认养取代购买”的观念。2016年4月,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就表示,目前全台公立动物收容所认养量逐渐增加,从2009年的14%提升到2015年的57.7%。去年就为5.4万多只流浪犬猫找到新家,至今年3月底前,认养率又再提高至66%。

­  不过,光是各地公立收容所、爱狗人士协助多元认领养仍不够,若无法落实“源头减量”,减少流浪犬猫等动物的数量,收容所仍难以避免“狗满为患”的危机,“零扑杀”政策的美好初衷能否开启动物保护新纪元,也画下问号。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男子遇夜跑大熊猫一开始以为是猪 当事人:
  • 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考公 网友:还
  • 全国妇联“幸福联线”婚恋服务已开展交友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