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监护权转移“全国首案”追踪 法官们曾坦言压力挺大

2015-02-08 10:50 来源:解放日报 0

  事实很清楚。

  徐州10岁女孩小丽(化名)曾被父亲和邻居性侵,以前常被父亲打骂,有时没得饭吃、四处游荡,没上过一天学,可怜得很。事发报警,公安、检察院、法院动作很快,破案判刑,父亲进了牢监。

  这是去年夏天的案子,可半年多来,另一件事不清楚――父母离异多年,如今父亲被关进去了,小丽怎么办?

  警察找到远在河南的小丽母亲,残障,已组建了新家庭,又有了孩子。母亲不愿多说,外公外婆出面,说了一堆话,一是不愿打破“宁静”,二是怕孩子长大记恨:被父亲打骂了这么多年,早不来解救我!反正不想要小丽。

  亏得邻村有好心人,带着小丽生活。小丽也喜欢他们,喊“妈”喊得很自然。问小丽去不去福利院,她不去,非要跟着好心人生活。

  那好,事情看上去解决了,貌似皆大欢喜。可小丽不是孤儿,收留她的好心人就算养育小丽数年,有一天她父亲出狱寻来,或者生母突然反悔要孩子了,小丽该走该留?

  2月4日,徐州市铜山区法院审判,撤销小丽父母的监护权,并将监护权转移到铜山区民政局;再由民政局与已收留小丽的好心人家庭签订寄养协议。

  这是“全国首案”――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1月1日实施后,全国第一起适用于此的监护权案。

  可是,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监护权的争夺和争议,才刚刚开始不久。

  普遍性的老问题,依法治理新突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五年级女生作诗“声讨”:数学是死亡之源(全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