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城镇化浪潮下“空巢小学”频现 “县管校聘”或是应对之策

2016-07-01 15: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0

点击进入下一页

  ▲山西五寨县右所中心小学,闲置的教室要么空空荡荡,要么堆满旧桌椅。摄影:记者谢锐佳

  朱烘丙是最早到校的学生,也是最晚到校的学生,因为他是全校“硕果仅存”的一名小学生。

  “除了缺学生啥都不缺!”山西五寨县城旁的前所中心小学校长李宝林一边从里面打开落锁的小学大铁门一边说,“其实我们学校的硬件是很好的,各种配套设施也比较齐全。”

  这里地处晋西北黄土丘陵,属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县,但前所中心小学紧挨着五寨县城,看起来条件还真不差,色彩鲜艳的3层教学楼瞧着很提神。唯一让人觉得“不对劲”的是校园空空荡荡,没有人气。

  前所中心小学只是一个缩影。从山西、宁夏,到福建、重庆、湖南……一场乡村小学“减员潮”正在加速度席卷全国,多轨制(一个年级多个班)变单轨制,一个班里只有一名或几名学生,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学生,“空心校”正在大量涌现。

  书声不再琅琅

  “学生都走光了。这是幼儿园。”李宝林校长指着一层靠楼口的教室说。屋里,八九个娃娃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动作各异地扭起“舞”来。

  再往里的一间大教室,只摆了两套桌椅,一位女教师在给两名小朋友上课。“那位男孩就是朱烘丙,一年级。小女孩是大班,陪读的。”李校长介绍说,前所小学现有29名教师,就朱烘丙一棵“独苗”,无奈之下只好办起了幼儿园,让无生可教的老师当起了幼教。

  即便这样,也只招来27个幼儿。

  “创新幼儿教育,发展小学教育”,这是李校长用A4纸贴在墙上的“办学目标”。

  “没有学生了嘛,只能实事求是。”办幼儿园成小学校长“主业”、“发展小学教育”成小学“奋斗目标”,面对记者的惊诧,李校长略显尴尬。

  距前所中心小学仅几分钟的车程,是右所中心小学。

  这是上午的上课时间,学校的大铁门照样落了锁。大门上的校名部分被广告盖着,难以辨认。两层的教学楼涂着醒目的彩绘,楼前空地上摆放着供幼儿们玩耍的滑梯。

  如果你觉得这个“氛围”更像一所幼儿园而非小学,那你的感觉是对的。

  因为这所村小“更彻底”,干脆就连一个小学生也没有。

  跟前所中心小学一样,右所中心小学也只好“幼儿化”。但是,依然没有多少幼儿来上学。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每班学生基本上掰手指头就能数清。

  在二楼一间空旷的教室,一师对三孩。“这是学前班。”校长杨海清介绍说。他的身后,门楣边上“一年级教室”的牌子都没换。

  “闲”下来的教室有的供幼儿使用,有的堆满了课桌椅。幼儿小朋友们直接用哥哥姐姐们的大课桌,好点的,换些稍矮的塑料桌椅。

  “鼎盛”的时候,前所中心小学有160多名小学生,右所中心小学也有70名小学生。

  如今热闹不再,中心小学变成了“空心”小学。

  “梁家坪一贯制学校33名学生,韩家楼一贯制学校14名初中生,前所中心小学1名小学生,右所中心小学没有小学生……有的情况没这么严重,但也好不了多少。”山西五寨县教育局普教科科长徐建忠如是说。

  “过去是缺设施、缺老师,现在是缺学生。”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叹息。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领导工地合影遭挖掘机碾压 视频全程在线观看(实拍)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