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布这份方案:今年你家乡将有大变化!
防洪防涝工程
1.防洪设施建设
完善防洪排涝规划,加强与排水防涝标准衔接,加快“五江一溪”等主要支流防洪治理及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推进福州等市县建设一批高水高排等大型防洪工程,提升防洪安全保障能力。
2.防涝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城市易涝点隐患排查整治,加快内涝防治监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工作。
全省新建改造城乡雨水管网(渠)1500公里以上,包括城市市政及小区、乡镇、农村、工业区、开发区的新建改造雨水管网(渠)、城市与乡村绿道配建的排水管沟(渠)。
3.海绵城市建设
厦门、福州完成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各市、县积极开展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
城乡洁净工程
1.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开工建设南平、闽侯、福安等3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上杭二期、南靖二期生活垃圾填埋场。
各设区市及平潭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厦门(寨后)、泉州(室仔前)、泉港、宁德(单石碑)、南平、平潭、闽清、松溪、武平、邵武、南靖、漳浦、永春等13个市、县完成渗滤液提标改造工作;石狮、晋江等2个市建成飞灰填埋场。
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所建设,鼓励企业针对建筑垃圾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完成剩余421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保洁常态化机制,实现全省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
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
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推动长泰、明溪国家示范县试点工作,加快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3.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所有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办法或实施方案;厦门市城市建成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福州、泉州、漳州、莆田、三明、龙岩等6个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设区市至少选择1个区全区域全覆盖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推进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融合,建设兼具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功能的交投点和中转站。
4.城乡公厕建设
以补建、提档、升级为重点,新建一批、改建一批、提升一批城市公厕,安排新建改造700座城市公厕,新建改造400座乡镇公厕,1000座农村公厕。
各地要按照到2020年前每个村庄有1~2座水冲式公厕的要求,确定2018—2020年分年度任务,加快推进农村公厕建设。
列入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当年要完成新建改造1座农村公厕的任务。
5.建筑垃圾消纳和危险废物处理
以增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构建“种类齐全、能力相当、结构平衡”的危险废物处置体系。
继续建设一批危险废物综合处置、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园区配套、飞灰填埋以及医疗废物处置或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推进福州、泉州、龙岩、宁德等地加强建设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
推进福州、泉州建筑垃圾管理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