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粮食银行陷“三无”境地 跑路冒进风险凸显

经济参考报   2016-11-07 09:44

­  像存钱一样存粮食,存粮有息,通存通兑……《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安徽、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地调查发现,一种名曰“粮食银行”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在各地涌现,即企业代农户存储粮食,农民可按约定提取商品或折现,不仅破解了农民储粮卖粮难题,同时减轻运营主体资金和原粮供应压力。

­  然而,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去年以来,受部分粮食品种价格下跌、缺乏国家标准等影响,“粮食银行”运行中暴露出多重风险。其中,有的存在“跑路”“冒进”风险,有的甚至可能导致“系统”风险,威胁储粮农户利益。

­  存粮有息,通存通兑

­  “把粮食存在家门口的粮食银行,拿着存折能兑换东西,也能取钱,我家前几天还取了一袋面粉。”安徽省太和县原墙镇刘楼村村民刘东泉指着离家不远处的“粮食银行”说,他家种了7亩多地,今年收了6000多斤小麦,在家晒了两天就拉到粮食银行了,像这样存粮已有三四年了。

­  刘东泉是安徽三泰粮食银行一万多存粮农户的一员,这些农户存粮后都领了“粮食银行”存折。多位农户出示了“粮食银行”存折,《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这跟存钱存折样式一样,上面印着“像存钱一样存粮食,存粮有息,通存通兑,降低粮耗,利国利民”,打开存折里面有账号、户名、地址、开户网点等信息,空白页上有日期、业务、品名、单价与规格、数量、折合原粮、结存数量等。

­  “存粮的方式有活期型、定期型和分红型。”安徽三泰粮食银行运营主体——安徽三泰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祝跃华说,该公司在全县设置多个营业所,开展储粮兑粮工作。存粮活期型规定小麦存入后每斤每月可涨5厘钱的利息,一斤小麦一年可多涨6分钱,兑换商品和存转销时按存入价加利息计算。

­  不仅安徽,黑龙江、湖南、江西等地也涌现出多家“粮食银行”。记者采访了解到,“粮食银行”是企业(大多是粮食企业)借鉴银行业经营模式,利用自身仓储经营条件,代农户存储粮食,在通过契约方式保障农户粮食所有权的同时,将粮食经营权以“定期”或“活期”的形式让渡给企业,农民可按约定提取商品(成品粮、食用油、农资等)或折现的新型粮食流通业态。

­  “农民把水稻交给公司后,一种是活期,每个月比当时市场价涨一分钱,比如现在每斤1.5元,下个月涨到1.51元。”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粮食银行运营主体——松花江精致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吉银说,“若是定期,比如一年后拿钱,一年涨1毛5分钱。如果着急用钱了,还是按照活期来,随时可结算。”

­  通存通兑是“粮食银行”发挥的主要功能之一。2014年11月,为创新为农服务新模式,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江西省吉水中波农资公司成立了江西省首家“粮食银行”——中波粮食储兑所。该所负责人于端莲告诉记者,农民可就近将稻谷存进“粮食银行”,并拿到类似于银行“一卡通”一样的储粮存折。当农民需要时,可随时持存折到“粮食银行”各服务网点刷存折取回粮食,并享受约定的利息,同时也可兑换农资、大米、食用油等商品。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五一高速公路哪几天免费 今年五一劳动
  • 4月30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
  •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