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粮食银行陷“三无”境地 跑路冒进风险凸显

经济参考报   2016-11-07 09:44

­  缺乏标准陷“三无”境地

­  “这两年来学习得越多,我越害怕!”一家粮食银行负责人担忧地说,粮食银行处于“三无”尴尬境地:一无名分,“粮食银行”到工商部门注册不了,跟“地下组织”一样,随时有被关停的可能;二无门槛,宣传多了大家都来搞,现在连非粮食加工企业也来搞;三无监管,出现风险无人兜底。

­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发现,前几年粮食市场行情看涨,各地粮食银行发展较稳健,运行成效初显。然而,去年以来,部分粮食品种市场价格下跌,加之缺乏国家标准等因素影响,各地的粮食银行在运行中暴露出多重风险。

­  江西省粮食局有关负责人认为,粮食银行是介于金融和实体之间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跟商业银行一样,存入粮食农民得利息,通过物物兑换也可获利。这种基于农民与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新生模式,在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之时,农户把粮食存入,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使之存在一定风险。

­  由于未设置准入门槛,粮食银行运营主体可能会冲破道德的约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或破产,出现“跑路”风险,损害农民利益。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表示,农民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存在一定风险。比如,粮食行情下行时,经营者的资金链一旦断裂或遭遇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无力支付利息或提供农资,到那时“跑路”就不足为奇。

­  “我们周围就出现过经营不善跑路的。”克山县一位合作社负责人说,有的农民把玉米放到一个粮食收购点那里,粮食收购点负责人承诺卖完粮后给钱,到时候会加一点价。但后来这个点经营不善,还欠着农民好几百万元,没办法还,粮食收购点的负责人就跑了。“这种情况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不好的影响,大家会因此不信赖这种模式了。本来多赢的东西,因为这种情况,打击了行业信心。”

­  “冒进”风险也不容小觑。各地兴起的粮食银行以企业自发行为居多,在发展定位、管理水平、操作流程等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在小规模储售粮时运作自如,往往产生盲目乐观的心态,提出大干快上的目标,形成经营风险。

­  湖南省宁乡县粮食局一位干部指出,有的粮食银行需要注意发展步伐太快,极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以一家粮食银行的规划为例,两年时间服务面积增加20多倍,这意味着收购资金要以同样幅度增加,同时加工和储备环节的机器、厂房、人工、运营成本等也要同幅度增加,风险太大。

­  更需要警惕的是,粮食银行涉及粮食生产、流通等众多环节,缺乏规范的规章制度,甚至个别地方加工作坊也挂着“粮食银行”的招牌,发展情况良莠不齐,容易形成风险漏洞,如果出现问题或将形成连锁负面效应。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五一高速公路哪几天免费 今年五一劳动
  • 4月30日今晚24时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国内92和
  • 浙江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