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碧桂园环保中央空调没法用 “冬暖夏凉”美梦成泡影
截至记者发稿前,开发商方面再没有给出任何的答复。希望开发商和物业能尽快给出更加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节目也将继续关注并报道业主们的维权进展。
关于这一案例,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和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经济之声:业主们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碧桂园附近有好多建筑都率先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效果都很好,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偏偏就自家小区的地源热泵设施问题不断,业主们也因此怀疑是开发商安装的设备质量可能不过关,或者是当初在安装铺设管道的时候就存在问题。但这些都只是猜测,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商和物业方面还没有给业主任何答复。如果情况属实,业主该怎么维权?
芦云:首先,业主可以直接要求开发商公示他们地缘热泵产品的相关信息,例如产品的质量、技术、安装以及质保问题等,实际上开发商也有义务向业主公示具体的情况。如果业主们得不到满意的答复,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申请。因为开发商在实施建设、开工设计到后期交付的过程中,整个房屋建设是要在一个国家相关的监管和备案过程中的,不论是环保建筑还是生态建筑,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特别明确的国家规范,但是它一定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备案登记,所以业主也可以向监管部门或者审批备案部门,申请这样的信息公示来核实当时开发商所承诺的这样一个地缘热泵项目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欺诈或者是重大违约的情况。
裘叶:首先,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开发商肯定存在违约的行为,而这个违约的行为可能给业主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开发商必然要承担违约责任。但是业主提到其他小区也有地缘热泵,而且并没有出现过大的问题,但他们小区的技术就出现了问题,究竟是否是设备的问题,我们对此也表示怀疑。业主可以向政府的相关部门,例如验收部门,去了解当时在验收过程是否出现过问题等,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的方式进行了解。
经济之声:地源热泵设施质保期为两年,两年之内问题不断,开发商和物业两年之内都没有完全修理好,两年后质保期一过,开发商答复物业不再负责维修,物业答复业主无力维修,后来的处理方式就是一关了之。开发商和物业的做法存在哪些不合理之处?
芦云:首先,这种一关了之的做法显然是不妥的,但是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探讨:首先,地缘热泵是属于建筑物的附属设备设施,在这个环节中,它应当是属于开发商的责任,开发商在前期的设计、采购以及安装环节中是否存在问题是值得我们去商榷的。
第二,现在开发商和物业在互相推诿责任,物业实际上对于建筑物的附属设备设施是有维护、维修和保养的职责的,如果开发商在前期没有问题,而是因为后期物业在维修、维护或保养层面出了问题,物业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不管是谁的责任,开发商在当时卖房的时候承诺了地缘热泵这样一个卖点,并且已经明显列明在合同中了,现在将其一关了之,不仅导致了业无法正常使用,而且它所宣扬的环保理念也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它在宣传之初就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或设备设施,它的行为就有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或者欺诈,如果之后它不能够继续履行,它的行为至少会构成重大违约。
经济之声:微信平台上“小乐”说,这样的问题真的是挺无奈的,住户叫苦连连,这个问题好像也没有什么相关部门来监管。上法院起诉时间又太长,没有人能耗得起。所以我个人觉得现在买房出现的问题真的是越来越多,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开发商的企业有没有可能被拉入一些类似于信用等级的网站?这样对开发商的信誉也是一种监督。芦云女士您对此怎么看?
芦云:我非常认可这个听众朋友的观点,因为我们现在在国内买个房子确实不容易,在买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入住之后依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而且这样的问题确实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起居。
实际上现在的工商部门已经有企业的信用等级管理机制了,而且去年好像还联合了30多个部委,共同建立了一个信誉共享的分享平台。早期的商家们或许还可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但是在信用体系、征信体系逐渐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或开发商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约束。
经济之声: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在售楼时,打着“生态环保”的建筑理念吸引买房者的注意,随着环保及节能意识的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购房者愿意花高价去购买这些 “绿色建筑”。但是,据记者调查了解,“绿色建筑”也分真假,也有的开发商打着“生态环保”招牌,只是为高价出售的楼盘,建筑其实没有达到相关标准,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清楚。想请教一下两位,开发商在建设完成此类楼盘后,验收环节,会不会验收“生态环保”建筑、“绿色建筑”所采用的相关技术是否达标?业主在购买这种房产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裘叶:首先,目前国家的法律层面对这种“绿色建筑”还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或者标准。所以在目前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如果开发商主打所谓的“生态环保”或者“绿色建筑”,业主在选购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因为这在法律层面没有明确规定,双方的约定仅限于合同当中的约定,即便合同中有所约定,一旦出现类似情况,解决问题会比较困难。所以业主在购买这种房产之前,要清楚了解所谓的“生态”或“绿色”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数据或者行业规定。
第二,不要偏信开发商说的这些概念,如果它说的是真的,你一定要在合同上做一个特别明确和细致的规定,一旦权利受损,你还能依据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开发商仅仅只凭一句空话,根本没有落实到书面的合同中去,消费者就真的需要谨慎考虑清楚是否需要购买相应的东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