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及代购奶粉未必安全可靠 最大风险是假冒
□热点问答
跨境购奶粉与中国国标有冲突
问:中国宝宝和国外宝宝体质确实有所不同吗?海淘奶粉实行的标准与中国国家标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王丁棉:央视报道中提及中国婴儿奶粉国标中关于矿物质、维生素等与国外奶粉的标准有区别,其实还有一项更关键核心指标——乳清蛋白没有提及。母乳的总蛋白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一般为7.5:2.5,而牛乳则相反,比例为2:8,因此我国国家标准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即以乳或乳蛋白制品为主要原料的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占总蛋白质的比例应≥60%,该要求主要就是参考了母乳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
宋亮:中国人与欧美饮食习惯不同,决定了宝宝身体营养结构和消化能力不同。亚洲人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欧美以肉乳为主,因此身体强壮,不缺乏钙、铁,中国妇女70%存在不同程度贫血,因此中国宝宝饮食上对微量元素要求很高,欧美则要求不高,甚至不做要求。
龚定宇:我的孩子是在美国出生的,从小喝的是美版奶粉,肠胃一直不好,不爱喝,但那时我们没去研究具体原因,不过我知道,中国和外国的宝宝体质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各国都要制定符合本国国民需求的配方奶粉标准的原因。譬如美版奶粉,他们对乳清蛋白的含量都不做要求,甚至包装上都不会去注明提供的是40%乳清蛋白的牛乳奶粉。而美国的嘉宝一段奶粉,因为其将乳清蛋白含量提高到60%,他们甚至将这个作为宣传的卖点,可见国外对这个乳清蛋白含量是没有具体要求的,而中国却作为最基本的强制性要求,这也是中国国标在一些指标上更考虑中国宝宝需求所在。也正因如此,跨境购或者海淘进来的婴幼儿奶粉一定是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标的。
海淘奶粉最大风险是假冒
问:跨境购奶粉除了产品不符合中国国标外,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否还存在其他风险?
宋亮:最主要问题是假冒奶粉充斥,甚至一些快过期奶粉换包装。由于奶粉来源碎片化,平台商无法对奶粉来源正确识别。另外,大多假冒奶粉是海外小作坊生产,国外相关监督部门无法跟踪查验。
王丁棉:目前中国养牛业陷入困境,包括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等均出现亏损,奶农杀牛倒奶越来越严重。实际上中国的奶源并非过剩,但是为何出现这种局面?大量廉价进口乳制品进入中国是业内认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进口奶粉是否真的就像国人想象得那样好,央视的报道从舆论监督的角度,报道海淘奶粉的现状,给消费者提了醒,但是还有很多深层问题没有曝光。
今年上半年上海警方公布破获假冒雅培、贝因美案,其实海淘产品也有假冒情况,有的买家可能是从国外卖场直接购买,但这些产品也有山寨版。之前有外媒报道,有人回收澳大利亚贝拉米奶粉和A2奶粉空罐,然后把其他奶粉装入空罐出售。这些地下工厂加工的假冒进口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令消费者索赔无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