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打车还未顺利铺开 滴滴外卖开始招聘骑手
美团App上能打车后,“首单0.01元,还送3张9~13元打车券”的优惠吸引了大批用户尝鲜。而本与美团并存于手机上的滴滴出行App,就显得占内存。
美团需要感谢的是滴滴司机。当它在南京推出打车业务后,全职跑滴滴的司机们每天会在群里自发分配工作,大抵是保证一半人跑滴滴,一半人跑美团。他们要养活美团打车,不能让这个新平台不了了之。双方对耗能带来更多补贴,司机们永远怀念过去几年的网约车补贴大战。
对耗确实存在。资料显示,美团打车单均补贴20元左右,上线南京的10个月,补贴或达6亿元。本占有市场99%的滴滴居然坐不住了,它在南京发起司机冲单奖,累计完成120单,可获600元奖励,最多能拿到1900元。
有人说,这可能是滴滴引火上身。早在2015年,它就投资了美团外卖的竞争对手饿了么;2017年9月,当美团融资30亿美元后,又有“滴滴向饿了么注资20亿美元”的传闻。
但滴滴不做外卖,美团也是有可能做出行的。美团早就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美团了,自2012年推出电影票业务以来,它俨然成为一个集电影票、外卖、酒店、民宿、网约车,甚至共享汽车等业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
对于同滴滴竞争,美团CEO王兴曾撂下一句话,“如果美团和滴滴打起来,这不是一场战役,这是‘战争’”。而滴滴CEO程维“尔要战,便战”的五字战书,更是引得舆论哗然。
战之前,王兴和程维还在馆子里喝着小酒。那晚,王兴并没有告诉对面的兄弟,美团要做出行了。
但那场酒之后,他们都意识到,互联网市场的竞争升维了。
01 一维世界:资本与规模的较量
以前,互联网领域的参与者追求赢家通吃。
“赢家通吃”概念来自德州扑克,赢的玩家可以把桌面上的筹码全部拿走。这是市场规模层面的较量,百度和谷歌就是这样的企业。它们的搜索引擎以90%以上的市占率,在各自的国家或地区形成垄断优势。
所以,互联网创业者们都有一个心愿,借助资本做大公司市场规模,然后赢家通吃。美团和滴滴那时还没有相遇,但在同样的规模扩展道路上踱步多年。在这一维商业世界里,它们要迅速从0做到1,再从1做到100。当然,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力量不可忽视。
剩者美团
2011年前后,5 000多家参与者在市场上掀起团购战役。小成气候的也不少,如糯米网、拉手网、窝窝团、24券等。
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规模,每一位参与者都在大肆烧钱。争夺用户,它们在地面投放海量广告;抢夺商家资源,它们先从商家手中买下订单,将压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再向用户销售。
美团也曾疯狂过。2010年其交易额为1.4亿元,一年后,这个数字冲到了14.5亿元,增长了10倍有余。其中,美团2011年11月销售额超过2.5亿元,居团购业第一。
充足的资本给了它这样的速度。在2014年9月,今日资本总裁徐新关于投资市场泡沫的演讲之前,资本市场还是盛夏,团购行业拿到了资本的红利。成立头两年,美团累计融资金额超过6 200万美元。
第一个被拖垮的是24券。2011年10月底,这个团购网站因资金链断裂而暂停运营。这场比拼烧钱的同业竞争后,幸运的美团在为数不多的剩者中占得一席。
到2013年,拉手网的IPO计划彻底宣告失败,糯米卖给了百度。而成立不足3年的美团,市场份额竟超过53%。
而这一年,艾瑞咨询也发布了打车软件唯一一份行业报告。其显示,刚1岁的滴滴市场份额达59.4%,超过其他打车软件市场份额之和。
土狼滴滴
用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的话来说,救滴滴的是2012年的三场雪。朱啸虎给了滴滴200万美元作为A轮投资,换回20%股份后便滑雪度假去了。一个月后回来,滴滴居然做起来了。
更早布局的摇摇招车彼时拿到了300万美元A轮融资,并包下了整个北京机场。滴滴素有土狼之称,它把所有的钱砸在地推和补贴上。司机端,一线团队24小时3班倒,守在北京三个火车站让出租车司机下载软件;乘客端,当全行业要向乘客收3元佣金时,滴滴最先割掉这块唯一的肥肉。当年的三场大雪之后,滴滴订单暴增。
2013年两会期间,马化腾找到朱啸虎要投资滴滴。4月,腾讯1500万美元B轮融资到账,并在微信直接开了一级接口和支持微信支付,这实现了滴滴的二次暴增。
这样看来,滴滴是幸运的。趋利,且注重长期利益的资本成为它从1到100的催化剂。
只是这时,快的从杭州带着阿里和经纬给出的1 000万美元走向全国市场,“为全国人民打车”的补贴战役拉开。有资料显示,到2014年底,滴滴、快的共烧掉24亿元,滴滴市场份额仅占微弱优势。
情景莫名相似,这样的补贴就像而今的摩拜与ofo。也同朱啸虎多个场合倡导红黄单车合并一样,当年的马化腾也在资本寒潮中多次呼吁结束补贴。但“尔要战,便战”,这样的补贴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2月,滴滴、快的合并。
这一年,互联网的主旋律是爱情。当年4月,分类信息战场寡头58同城与赶集网接得连理;10月,团购战场第一阵营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也因融资受阻而不得不抱团。
但今天,不少互联网企业还在重复它们的路子。除了摩拜和ofo,共享充电宝领域,小电和街电在硬件铺设的消耗中继续烧钱;新风口无人货架领域,猩便利、果小美、七只考拉等企业都蓄势待发。
这是一维商业世界唯一的竞争套路。只有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赢家,你才有可能扩展边界,去打一场“战争”,而不是“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