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A股史上10次牛熊转换:细节暗藏投资密码

华尔街前沿   2018-02-23 09:04

  9

  第九次牛熊转换

  第九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5年6月12日

  沪指波动区间:1849.65点-5178.19点,涨幅180%

  背景:本轮牛市又被称为“改革牛”和“水牛”。货币政策的放宽和国家对创业创新的支持,使市场再次迎来久违的牛市,中小市值股票中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大牛股。

  第九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2016年1月27日

  沪指波动区间:5178.19点-2638.30,跌幅49%

  背景:监管层对场外融资的核查成为本轮熊市导火索,市场甚至出现了连续千股跌停的极端行情,部分高杠杆入市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10

  第十次牛熊转换

  2016年1月27日见底2638点之后,在大盘蓝筹股带领下,沪指一路上涨到2018年1月29日的3587点,涨幅超过35%。从技术上讲,沪指的第十轮牛市已经持续两年有余。当然,这轮牛市是非常明显的结构性行情,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

  至于今年1月底以来的市场持续下跌,是第十次牛市过程中的正常调整,还是新一轮牛熊转换或风格转化(从蓝筹转向中小创)的开始,只能静待时间的解答。

  回顾A股历史上的十次牛熊转换,我们可以发现 A股长期涨跌中相对可靠的投资逻辑:以估值研究为基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是准确预判牛熊转换的前提。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对于投资来说,研究是核心。但它的定义太空泛,常使人因当局者迷,而不识庐山真面目;或干脆就望而生畏,陷入到拖延症的汪洋大海中

  一、投资人的护城河

  价值挖掘,确切的说是挖掘市场主流尚未意识到的价值,是投资人的能力护城河。

  即使是徐翔这样的大庄,对股市的操纵,也是建立在对某些类型的公司价值(程度)和市场节奏(时间)的认知要强于大市并专注于此的基础上的。

  这其中所需的功夫,远超外行想象。

  徐翔的传奇我只能从当年曾服务过他的同行口中耳闻,但当前中国市场中依然不乏有系统性优势的顶尖投资者,比如说长年死磕产业链的凯丰投资。

  这两年曾与凯丰人有多次深入交流,常感慨他们对细节挖掘的执念和见微知著的能力,其 ’

  细节暗藏产业密码,研究发现价值内核’ 的高壁垒让外人很难模仿。

  二、超额收益

  价格,源于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博弈。

  一个投资人若想长期获得高于同行的收益,其关键在于价值挖掘,即发现他人未能看到的价值。

  |市场的最终结果 - 主流的先前预期| 预期差

  而投资人与主流观点的预期差则决定了其超额收益。

  预期差 超额收益

  如果你的观点足够准确,即:你的预期 最终结果,此时:

  你的预期 - 主流预期 超额收益

  在此情况下,如果你的观点与主流观点有足够大程度的背离,那么恭喜,他人避之不及的黑天鹅风险是你的朋友。

  三、认知偏差

  超额收益的本质其实是你与大众的认知偏差:

  |你的观点 - 主流观点| = 认知偏差 -> 超额收益

  如果你能持续的在合适的时间点、不被市场噪音所动摇、做出大概率正确的、高程度价差判断。那么恭喜,股神这个名号你当之无愧。

  四、术业有专攻

  不过,除了上帝以外,没人能洞察一切。

  于是,专业投资人常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专注于所擅长的细分领域。

  在领域中,可根据细分行业、资产类别、风格主题等进行划分。而认知风格又可拆分为:程度认知、时间认知。

  程度认知:如腾讯战投这类侧重程度偏差的投资人,押注有长期想象空间的未来明星。只要标的牛X,并不苛求当前买入的时间点是否看起来买贵了,或是投资期间出现的较大波动,成长性才是硬道理;

  时间认知:一些深挖产业的股票基金利用自身对产业链传导或市场逻辑的时间差判断优势,系统性地挖掘可重复的中期交易机会。追求高频率的高胜率,赚钱不嫌少,买得划算才是硬道理。

  五、守正出奇

  再摆一个公式:

  P << V <<Vf

  P: 股票今天的价格

  V: 公司现在的价值

  Vf: 公司未来的价值

  圈内常说‘守正出奇’, 即在P端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在Vf端对主流观点保持质疑和求证的精神。

  重视时机抉择的价值投资和 重视增长程度的成长投资 本质上殊途同归,都希望以五毛的价格买到未来价值一元的企业,两者的区别无非是企业的 价值支撑来源不同。

  前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现有资产、利润和现金流,更注重公司现有的价格P是否远小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 强调对价值理解的基本功。

  后者的价值支撑主要来自企业未来市场空间的高增长,强调公司的未来价值Vf是否能远大于公司现在的价值V, 需有能洞悉未来的大局观。

  诚然,对于一个真正专业的投资者,成长性和价值性是不可割裂的。但宗旨不同的基金人,其比较优势和投资偏好也大不同。

  通过聚焦 于某一领域、某一理念,投资人能够更快的进入成长快车道。 先通过主流观点学习,再通过逆向思考盈利。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美国联邦法官就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政
  • 两部门紧急预拨3000万元支持贵州做好地质灾
  • 外交部:已就日本抓扣台湾渔船向日方提出严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