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漩涡中的趣店CEO应如何摆脱公关危机?

投黑马   2017-10-25 15:50

  不过,如果“不催收”是公司基于自身运营成本做出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互联网评论人尹生对“不催收”的看法是:由于催收成本高,直接作为坏账处理,可以当是一项获取有价值用户的成本。但是,趣店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到用户试错中去,也就是率先找到那些有还款能力、又有还款意愿的用户。否则,规模越大,风险敞口越大。

  罗敏一直想撇清与支付宝之间剪不断的关系。为此,他给出了很多观点,包括:趣店自身的app也占获客的三分之一,趣店在风控上只是使用芝麻信用分,以及,支付宝并没有给趣店特殊的优惠。

  然而,据招股书,在2017年3月之前,趣店在支付宝中的入口是不收取费用的。

  并且,在支付宝的九宫格当中,绝大部份的服务都由支付宝本身或者阿里巴巴集团相关服务提供,仅有少数几个第三方服务能够拥有自己的入口。

  另外,招股书中写道,2017年3月之后,因为蚂蚁金服调整了合同条款,趣店的市场费用占比由6.5%上升至9.5%。

  我们尚且不知道趣店与蚂蚁之间的合同细节,但这已经可以说明,趣店的利润是会直接受到蚂蚁与其之间合作关系的直接影响的。

  不仅是获客,趣店的风控也高度依赖蚂蚁金服。

  招股书显示,自从趣店于2015年11月开始接入支付宝之后,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分别向蚂蚁金服分别支付了620万和1130万的信用分析费用。我们姑且可以将“信用分析”理解为风控的一部分。

  而在趣店2017年第二节度上线的“人工智能风控系统”当中,用于风险评估的六项因素当中,有三项由芝麻信用直接提供。这样的风控恐怕难称得上是“独立”。

  在这一场漏洞百出的回应过后,趣店再次做出了一个给自己火上浇油的公关决定——以“罗敏临时有事”为由取消了原本已经陆续要进行的CEO专访,数家媒体均在此列。趣店公关表示,“罗敏在静默期将不会再发声。”

  短短一周内,风光上市的趣店便跌入舆论的谷底,短时间内恐怕很难翻身(投黑马www.touheima.com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或许,这场危机是由现金贷业务本身的争议和趣店自身业务缺乏独立性的缺陷而引起的,但却在各方参与者的相互作用下,变成了一场公众对趣店和罗敏本人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体围攻。

  “趣店效应”或多或少也波及到未来陆续要上市的互金公司。部分公司的公关已经表示,“之后老板接受采访会很慎重。” 这也是匆忙IPO的互金公司和他们的CEO们,必须要上的一课。而对于趣店这家年轻的公司和罗敏这位年轻的创业者而言,要走的路还很长,或许大家可以给予一些宽恕。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