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豪赌终点债转股 多元化是一棵看不清的稻草
万达目前的多元化业务,可以分成:线上、线下、海外。
这些多元化尝试有几个共同点:
1、几乎都是依附于万达广场。
和王思聪的最大区别。国民老公是另开地盘干,还干得不错。
2、不管线上、线下还是海外,都是重投资类型。
需要持续投入,才能建立行业地位、护城河。简单说就是用钱砸死你。
但是,太长的回报期和不确定性,既影响现金流,也影响融资。
现在,去土地就是去杠杆,去杠杆就是没有能力继续投入,没有能力继续投资的时候,其中部分的不良资产属性会暴露出来。
人、钱、对的事情,三条要素,缺一不可。王式投资,目前除了万达广场外,还很难说其他业务是对的事情。因为还没得到自我造血的验证。
所以,王健林急了。
王健林对万达网络总裁曲德君说:
你谁都可以忽悠,你别忽悠我。他们说收入、利润目标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我说好,我考核你们的目标,在你们上报的基础上再给你砍一半作为考核目标。所以要确保把今年任务完成,只要今年任务完成,明年整体盈利就靠谱了。
万达网络已经换了3个CEO。
老王也是有点怕了。怕钱砸水漂,怕下属忽悠:哥,业绩给你砍一半,咱一定完成行不?
四、豪赌:上市是一棵救命稻草
有人会说:把烂稻草砍了,剩下的不就是优质资产了么?
可惜,问题没那么简单。每一分投资,都对应着债务。砍掉投入,债务怎么办?对应的资产都卖掉能否清偿债务?卖给谁?
继续投资,至少可以说:将来很值钱。
王健林的构想是:
“所有并购一个特点,并购完了以后,一到两年之内,资本化,资本化之后,并购的钱都会拿回来,不会一个劲负债。”
收购传奇影业之后,王健林说:
“我们现在买了传奇回来,我们两个月前搞私募,拿了158亿,比并购钱还要多,去掉税收以后,等于把这次并购的钱全部拿回来,我只是稀释我影视产业一点点股权,所以没有什么负债。”
但是这些轻松背后,也是沉甸甸的压力。
收购传奇影业的万达影视,在融资推荐书里向股东承诺:
“一年内没有完成上市,万达会以15%的回报率从投资者处回购”。
王健林在2016年曾打算将万达影视以372亿元的价格装入到万达院线(后更名为万达电影),但泡汤了。目前正重启第二轮。
更大体量的万达商业,在2016年9月从港股私有化退市时在《万达商业私有化投资基金推介说明书》里承诺:
如果私有化完成两年后未完成A股上市,万达集团或其指定第三方提供10%每年(单利)回购 (由万达集团提供回购保证)。如未能成功IPO,扣除各项税费后投资者预期可获得最高不超过 5.5%的收益。
若万达商业成功私有化之后,未能如约在国内实现上市,万达集团将会以每年10%向基金回购全部股权,费用前总回报约为20%。
万达的各类资产,已经被打包成一个个债务化的投资产品。
这时,就接近一场豪赌了。
赌局的终点,是一场规模庞大的“债转股”。
股东,是A股股民。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