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全文公布 2017江西职称改革最新

江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   2017-12-14 08:58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1月30日

  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精神,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就我省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奋斗目标,落实“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把握职业特点,按照“服务发展、激励创新,遵循规律、科学评价,问题导向、分类推进,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的要求,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以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

  (二)主要目标。力争通过3年时间,基本完成工程、卫生、农业、会计、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职称系列改革任务;通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

  二、健全职称制度体系

  (三)完善职称框架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做好职称系列的增设、整合和取消等衔接工作。细化职称系列专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医药、信息技术、航空制造、先进装备制造、锂电与电动汽车、文化暨创意、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职称评审专业。健全职称层级设置,对目前未设置正高级的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拓展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空间。注重职称各系列、专业、层级间的平衡有序,构建系列明晰、专业健全、层级完备的职称框架。  

  (四)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评价、定向使用。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行自主制定标准、自主开展评聘、自主发放证书,政府事中事后监管。启动技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中专教师、工程、农业、科学研究等系列职称制度改革。

  (五)促进职称与职业资格有效衔接。根据国家确定的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编制对应目录,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专业、层级的职称,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已实行全国、全省统一考试的初级、中级职称,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减少重复评价。

  三、完善职称评价标准

  (六)坚持职业道德为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倡导科学精神,鼓励团队协作,强化社会责任,坚守道德底线。对职业道德失范“零容忍”,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    

  (七)注重创新能力评价。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对申报中、初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和在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工程、工艺美术等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限制性条件。对高校教师、科学研究等理论性强、研究属性明显的职称系列,推行代表作制度,淡化论文数量,强化论文质量。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统一要求。  

  (八)突出业绩贡献评价。注重考核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和实际贡献,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横向课题以及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案等纳入评价指标,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

  (九)分类设置评价标准。根据不同人才特点,分类设置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人才,侧重评价其原创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等。对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侧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及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等。对工程技术人才,侧重评价其提高工程质量、推动技术创新、解决技术难题、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的业绩贡献。对教育教学人才,重点评价其教育教学水平和培养学生实绩。对医疗卫生人才,把会看病、看好病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重点评价其临床实践能力。对财经人才,侧重评价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业引领作用、创造价值能力和创造经济效益实绩。对文化艺术人才,重点评价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的业绩贡献。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职称系列(专业)主管部门制定全省通用的评审条件,具备职称评审权限的地方和单位可制定不低于全省通用的评审条件。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