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硕士追着垃圾跑八年是因为什么?陈立雯资料照片

中国青年报   2017-11-02 10:14

  要不是因为上了电视,河北保定南峪村的很多村民还不知道,那个每天蹲在“三马子”后面念叨着“垃圾分类”、挨家挨户收垃圾的“外边来的姑娘”,原来是刚刚回国的海归硕士。

  收垃圾的“三马子”特意改装过——底盘放低,前后各放两个大垃圾桶,分别装着“能在地里腐烂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中间装可回收物。跟在“三马子”后面的陈立雯,从2009年起,就一直追着垃圾跑。

  

  陈立雯在南峪村。中国青年报 图

  追垃圾的时间长了,站在马路边,陈立雯远远就能闻出垃圾车的味道。她跟着这些垃圾车,跑进全国许多地方的垃圾焚烧厂。为了申请信息公开,帮助环境污染受害者维权,她还曾跑进法院,把广州市环保局、杭州市环保局、四川省环保厅先后送上被告席。她从一开始,就希望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可是到现在,还是有很多垃圾被混在一起进入焚烧炉。

  走访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期间,陈立雯看到许多因为混合处理造成的污染,“已经不能简单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没有垃圾分类管理的地方,永远无法摆脱垃圾的困境。”陈立雯认为,源头分类才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一旦混合,后面就很难办。”

  陈立雯来到南峪村之前,这里和很多农村一样,一点点被垃圾包围。“三马子”的驾驶者张大哥对此感受最深。作为南峪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员,被问起原来的垃圾池,他立马皱起眉头,别过头去,好像在躲避印象里那股“冲鼻子”的味道。

  在以前,只要下大雨,村口的拒马河就会漂起一层红红绿绿的垃圾,平时散落在山沟水渠里的垃圾被冲到河里。这几年,南峪村靠旅游把贫困的帽子甩到了身后,村委书记段春亭担心,刚刚吸引来的游客,会不会因为随处可见的垃圾不再回来。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