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许晨阳的世界:接触现代数学像孩子看到大海

广州日报   2017-11-01 10:43

­  36岁的许晨阳属鸡,他在本命年下半年因“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做出的极其深刻的贡献”,独得了奖金100万美元的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奖”。

­  许晨阳计划拿出一部分,成立奖学金,鼓励研究代数方向的年轻人。

­  许晨阳18岁就入选中国数学集训国家队免试上北大,5年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博,2011年作为“青年千人计划”回北大担任教授,到明年秋天再回美国去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担任教职,走了一条顺风顺水的学术精英之路。

­  “我叫许晨阳,在1981年重庆出生,成都长大,18岁上了北京大学,23岁去美国普林斯顿念博士,2008年博士毕业,2012年底回到中国,从事数学方面的研究,方向是代数几何。”

­  不敢称“数学家”的大师兄

­  10月28日,身高约一米八五、肩宽体阔,健壮如一尊罗汉的许晨阳,戴着黑色细框的雷朋近视眼镜出现在了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前一场与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台下的百余名观众除了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还有北京四中等名校校长、老师及科技迷。

­  许晨阳讲话偶尔掺杂英语,思维敏捷清晰,语速较快。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如他喜欢的金庸笔下人物——令狐冲一样坚实可靠,略沙哑的说话声有些许江湖豪侠气。

­  许晨阳的微信名叫“大师兄”,有两层意思:一在北大数学系,与学生在一起,他算是大师兄;二是他最喜欢的令狐冲就是华山派的大师兄。

­  许晨阳更喜欢称自己是数学工作者。虽然获得了2016年度拉马努金奖、2017年未来大学大奖,2017/2018年“庞加莱讲席”入选者等数学重奖,但他觉得自己还没资格称“数学家”。

­  即使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花一个小时要想完整理解双有理代数几何也很难。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从机器人视觉成像时,需要把照片从二维图转回三维全息图像,到密码学中的椭圆几何码,再到平时拿手机微信支付的密码背后,都有代数几何的功劳。只不过人们看不到深深藏在生活中的数学。

­  对于成为数学工作者,许晨阳十分谦虚。三四岁时,许晨阳就比同龄人识数多,对数字有感觉。他就读于成都九中,一个没有很强数学竞赛传统的中学。“从小学到初中,在班上数学成绩还算好,数学竞赛还可以。”

­  实际上,许晨阳唯一一次参加全国级别的数学竞赛是在1998年,作为四川队最后一名入选冬令营,又幸运地被选进1999年国家数学集训队,由此免试进北大。

­  “我也没有觉得自己明显比别人聪明很多,就是好一点。因为搞了数学,没有费太大劲,上了北大,没有参加高考。”他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025年湖南省考成绩查询入口:湖南人事考试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