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幼儿园新政实施半年多 不少无证园不敢申请“转正”

中国新闻网   2018-06-01 11:33

­  北京市教委于2017年11月发布《北京市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并支持、帮助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创设条件使其符合社区办园点要求。

­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新政实施已经半年多时间,但不少无证园仍然存在畏难情绪,不敢去接触有关部门,申请“转正”。

­  “孩子在眼皮子底下上学”心里踏实

­  2017年6月,李青(化名)在孩子入托公立幼儿园的“战役”中败下阵来。即使年初便开始谋划,四处撒网报名,托人找关系为孩子求入园指标,她依然未能收到梦寐以求的入学通知。公立园招生名额有限,考察的多家私立园又因地理位置、教学理念等问题让她屡屡失望。为了让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2017年7月,她心下一横,自己办起了“托管园”。

­  她高薪聘请了从业20余年的某私立园园长主持工作,特意选租了小区里位于一楼南北通透的三居室作为办学场地,聘请了专业设计师对房屋进行改造,装修材料和家具全部选用环保材料。

­  如今在她和园长的细心操持下,“托管园”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开园仅1个月,招收了16个学生。“把园开在社区里,就是为了服务社区,让适龄儿童可以就近上学。”这一办学理念得到了小区不少家长的认同。“孩子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上学”这曾是家长王涛不敢想象的事情,如今竟成为现实。他就住在李青所办的“托管园”的隔壁,孩子户外活动时,他在家一抬眼就能望见,“心里踏实”。

­  如何盘活社区资源,打通孩子入学的“最后一公里”,或成为解决当下幼儿园供需矛盾的关键。去年11月14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试行)》明确提出,将采取三种方式扩容学前教育资源。一是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二是依托街道乡镇,盘活闲置资源,设立一批接收3至6岁儿童接受保教的社区办园点;三是支持、帮助条件较好的无证幼儿园,创设条件使其符合社区办园点要求。此前,《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出,做好0-3岁社区早期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指导服务,建设一批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

­  “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努力解决好‘入园难’问题所做的切实努力,是繁荣民办学前教育的一剂良方。”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杨志斌认为,“社区办园”既符合北京市客观实际又是促进学前教育多元化发展的良策,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