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技师学院改革纪实:改革人事制度提供人才支撑
3月27日,所有落聘人员全部重新签订岗位变更协议书,得到妥善安置。
通过这次竞争上岗,每一名职工都经受了一次改革的“洗礼”,内心都受到了碰撞和冲击;一大批年富力强,有状态、有干劲、有知识、有能力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实现了人岗相适,全体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原来人浮于事的燕山校区管理人员由14人减为5人,卫生所原来由14人承担的工作现在由4人承担,原来达到一定年龄就可以选择离开教学一线的老教授纷纷重返讲台……
“之前我没想到改革会动真格,没想到改革来得这么快,也没想到力度这么大,脑子一直转不过弯来,心里也有情绪。现在看到一些老同志都主动要求回到教学一线,我也主动申请回到教学岗位。我要发挥当时建新校时的那股拼劲,好好在教学岗位发挥余热,再建新功。”一名落聘职工通过培训转变了思想观念,激发了斗志。
现在,聘任到后勤保障处管理岗位的张老师经常骑着电动车在校园巡查。他说:“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通过改革,更加珍惜现在的岗位。”
改革活力竞相迸发,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无人机、工业机器人等专业是我们学校的强项,现在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感觉学校对这些特色专业更加重视了。”智能制造学院的学生李明飞说。自从进入到新的学院,李明飞感到老师授课实用性更强了。“为了能及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智能制造学院每周一下午都定期举办师生交流会,体现了平等尊重服务的学生管理理念,我们与老师的距离更近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李明飞说。
“通过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山东技师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周春艳表示,山东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打造“十强”产业,亟需一支高技能人才大军。我省技工院校能否抓住这个重大发展机遇,勇于改革探索,乘势而上,提升内涵建设水平,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足够的技能人才支撑,十分关键。希望全省技工教育在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上,能够走出自己的路子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改革只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不能有片刻停歇。按照改革总体方案‘半年有变化、一年见成效、三年出成果’的设想,今年要继续抓好改革落实,推动改革落地生根,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贡献技工教育力量。”山东技师学院负责人说。
“只有全社会的每一个细胞都主动变革,整个肌体才能焕发青春,获得新生。”秉持这样一个理念,山东技师学院上下一心,在改革的道路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