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恢复高考首次全国统考命题工作的回忆

“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2017-06-05 15:26

­  2. 组织命题工作

­  1978年的高等学校招生恢复了全国统一的文化考试,时间上也恢复到夏季进行。从4月份印发高考复习大纲到7月份实施考试,对于考生和考试工作组织者来说时间都很紧。学生司作为教育部内负责高校招生工作的职能司,工作极不轻松。当时,百废待兴,高校招生改革刚刚起步,而因“文革”耽误所积压下来的大批优秀中学毕业生激发了巨大的热情,都希望在高校招生恢复的文化考试中一试身手,因而急于了解有关招生和考试的各种政策规定和办法。那时电话还不普及,咨询途径主要靠信件,群众来信像雪片似的飞到教育部。学生司每天收到的信件都是一大捆,积压几天就得用麻袋装。从司长到一般工作人员每人每天都分阅一部分信件,看后予以答复。直接上门来访的也不少,我们就在办公大楼的传达室接待他们,但有时来的人太多,一些人就直接闯进我们办公室。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理解考生和家长的心情,尽力做好接待工作,当然也额外耗去了很大精力。

­  高校招生工作全过程就像现代企业的生产线,一环扣一环,时间上一点都不能耽误,尤其是前头的工作。为保证能按时考试,学生司对高考命题工作进行了安排,指定宋葆初、李键和我三个人具体负责组织命题,并商请当时的高教司和普教司派代表参加。宋葆初同志在“文革”前就从事这项工作,经验丰富,他是我们这个小班子的牵头人,这次参加命题的许多老师也是他提名推荐的。

­  高校招生改革的核心是恢复入学考试,以考试成绩为主要选拔依据,命题就是考试中的关键性工作。1978年是高校招生改革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考生近600万之众。对此,我们都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能全力以赴投入其中。工作开始前,我们请当时的普教司负责人肖敬若同志介绍全国高中教育的现状,听取他对命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  命题工作地点的选择也是个问题。据说“文革”前命题场所就安排在北京的宾馆,命题人员完成工作后就可回单位从事原来的本职工作。但现在不行,因为录取率低、竞争激烈,社会风气又不太好,保密工作不好做。事实上,在上一年分省命题时,已有个别省在保密问题上有瑕疵。因此,经研究,决定命题工作实行全封闭管理,工作场所应防止外界干扰,最好选在外地某处;同时,由于命题工作属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便于命题人员工作和休息的条件;命题地点的交通还要比较便利,以利命题人员的集散。几经讨论,看中了青岛。司里派李键同志持教育部介绍信去青岛联系,他在青岛得到市委书记的接见。青岛市领导欣然接受安排命题场所的工作。

­  命题工作从5月下旬开始。山东省和青岛市对这项工作在场所选择、对外联络、生活保障、安全保卫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山东省教育厅派高教处许万敬处长驻会协调,青岛市政府指派一位副秘书长和文教办主任同我们具体联系,市教育局派干部小王帮助搞会务,并派一位司机带一辆面包车供我们使用,市公安局派一位科长带两位警卫人员负责保卫工作(在命题工作场所的两幢小楼各设一个岗)。

­  命题人员的选定参照了选择编写复习大纲人员的原则,即组成人员由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高中教编教研人员组成。大学教师是我们根据高校学科的特点请有关学校推荐的,其中一些参加了复习大纲编写工作;中学教师和教编教研人员是请一些省市教育局或招办推荐的。选定的命题人员按考试科目分设小组,其中外语按7个语种分开。命题小组根据考试内容情况,每组七八人、五六人不等,组长由该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我记得,政治组由中国人民大学戴卓副教授(文革前评定的职称,下同)领衔,语文组由北京大学朱德熙教授担纲,数学组由南开大学吴大任教授任组长,物理组由德高望重的北京大学褚圣麟教授(时已70高龄)牵头,化学组组长是北京大学华彤文教授,等等,不一一列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北中考总分多少?2025年河北中考各
  • 2025年河南中考时间一览表 各科考试安排及
  • 2025年天津中考时间及各科考试时间安排 总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