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回应质疑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口碑下降犯常识性错误

蓝鲸传媒   2018-02-25 19:11

  《舌尖3》回应质疑:即使冒险也要创新

  面对网络铺天盖地的质疑声,《舌尖》官方也给出了回应,公众号“CCTV舌尖上的中国”发文《为什么要创新?创作背后有哪些“味道”要变?》。

  文章表示,《舌尖3》大可模仿第一季来制作,这无疑是最简单省力的办法,风险也是最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明知创新是冒险的,导演组还是决定冒险一搏。就算冒险,也要对美食文化的创新表达进行探索。

  对于网友在第一季中“器具”的吐槽,该集导演骆永红回应称,“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头离不开灶、离不开锅,离不开从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说铁锅,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成就了鲁菜,还体现在因有铁锅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国烹饪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今,观众的期待和反馈都已不同,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也不会满足。

  《舌尖3》冠名费达1.18亿天价,纪录片市场引资本“一哄而上”

  直至昨日(23日)《舌尖3》已上演到第五期,距离收官也仅有3期时间了,在口碑上逆转的希望已十分渺茫。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舌尖》口碑一落千丈,与之相反的是收益却日益攀升。

  公开资料显示,此前《舌尖2》冠名费为8900万元左右,而《舌尖3》已经达到了1.18亿元,最终由五粮液的经销商宁夏懿丰中标。

  值得注意的是,《舌尖2》投资仅用了约1000万元,但收益却超过3亿元,此次的成功也点燃了投资者对于纪录片的热情,大量外界资本开始涌入。

  现如今各路资本都在纷纷瞄准纪录片市场,《舌尖上的中国》这个超级IP也顺势成了资本的宠儿,但即便如此也难以掩盖低评分和差口碑。优秀如《舌尖》一般的纪录片也难免走下了神坛,未来纪录片市场又将何去何从?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央气象台:近期江南华南贵州等地多降水和
  • 长线游、县域游、主题游等持续升温 假期文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