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解读家谱“秘密” 厦门家谱中黄、王氏年代最早

2015-05-08 15:28 来源:厦门晚报 0

  编修

  停顿近百年的编修工作

  上世纪90年代陆续重启

  一般来说,最多50年左右就该重新编修一次家谱了。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厦门各大家族的家谱编修基本自清代、民国时就停顿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重启”编修。

  因工作原因,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始终关注厦门100多个家族的发展。龚洁说,2008年左右至今,已有5个家族委托市姓氏源流研究会帮助编修家谱,还有很多家族则是由族人自己编修。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三四十部家谱完成编修。

  “修家谱是根据各个分支和年代进行的,比如一个家庭生了6个儿子,就按长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六房修。”龚洁说,如果子孙多、分支多,家谱的册数就多,比如黄陈两大姓人丁兴旺,家谱也就相应更庞大。

  寻根问祖

  辛氏

  祖先曾是赵匡胤的老师

  辛先生:我是同安五显镇后塘村坂垄尾的村民,我想问辛姓是从哪里传进厦门的。

  龚洁:辛这个姓氏原来有草字头,为“莘”。说起这个姓氏的起源,得从尧、舜、禹说起。传说,大禹治水之后,又划定了中国国土为九州。他原来打算让一个叫伯益的人当他的继承人,可是大禹的儿子启知道后把伯益杀死,后来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

  夏建立后废除了禅让制,确定世袭制,启封庶子于莘地,后来的人都以封地为姓,莘与辛同音,便去掉草字头,以辛为姓,启就成为辛氏的始祖。

  不过,闽南的辛氏其实并非大禹的后人。实际上,闽南辛、柯、蔡三姓同宗同源,始祖都是同一个姓蔡的人。此人为河南固始人,生于公元885年,后来被封为吴国大夫,人称蔡大夫。吴国被南唐消灭后,蔡大夫因受株连,举家逃亡。他把三个儿子的姓改为三个不同的姓:大儿子辛文逸、二儿子柯八使,三儿子蔡忠烈。三人分头逃亡到了福州,宋朝建立后,大儿子辛文逸到洛阳当了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师,他的两个弟弟也都封了官,但是因为不能改姓,所以三兄弟依旧不同姓。

  因此,蔡大夫成为福建蔡姓始祖,蔡氏后人播迁到泉州惠安一带,柯姓从泉州东门又播迁到永春。而辛文逸则从洛阳到了同安的洪塘石浔村,后来又迁居现在的五显镇。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到头了;
下一条:第十一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拉开序幕 吃喝玩乐一网打尽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