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深铁路促新一轮资源整合 三大经济板块构筑黄金走廊

2013-12-29 09:03 来源:闽南网 0

【机遇·泉州】

泉州产业升级 动车助吸引人才

  珠三角有信息、人才、项目、资金的优势,铁路的通车对泉州、厦门的推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当前泉州的发展而言,关键还是人才的需求。

  严正认为,在闽南地区,泉州工业相对较发达,但也遇到土地、人才等瓶颈,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泉州企业外迁。

  泉州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是服装、鞋类、箱包、雨伞,都是劳动密集型的。随着人工工资增长,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优势逐渐散失,确实需要进行产业升级。而如何向高科技型企业提升,这对泉州企业而言是一次挑战。

  “这个要看泉州各个企业自身的情况,过去台湾的纺织、服装行业,在人工成本提高后,生存也面临很大的冲击。”严正说,他们走向3个方向的调整,一个是原料走向人造纤维,泉州现在也在大力发展人造纤维,发展PTA等化工;第二个走向机械化,如纺织机械化、漂染机械化;再一个就是一般的纺织业走向高级面料,提高它的单位价值,这个都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而产业升级,政府要给予更多指导、帮助,提供更多的信息。但转型基本靠企业自身解决,创新还是要以企业为主体。

  转型创新主要还是要靠人才,厦深铁路通车,对吸引珠三角的人才。有极大的优势。泉州政府这几年也做了不少工作,付给人才报酬、待遇都是比较高的,但留住人才的确不那么尽如人意,收效并不十分明显。留住人才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能不能在企业发挥作用,家族式的企业怎么能容得下人才等。另外,社会也要为高级人才提供好的条件,比如子女就学、就医、家庭成员的工作等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具备,人才才能留得住,特别是泉州大部分是家族式企业,接纳人才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机遇·漳州】

配套设施跟上 港口大有可为

  厦深铁路影响大,但并非一劳永逸。陈鸿宇称,依托高铁沿线发展物流和工业园区,要取决于当地与高铁连接的交通配套是否已经做好,不然高铁的效果就发挥不出来。

  相对于厦门、泉州而言,厦深铁路通车前,漳州很多县区都没有铁路,铁路对于这些县区而言是新事物,与铁路配套的基础设施薄弱,尤其应当加强。

  当前,漳州有两个特别的优势。其中之一是土地,漳州是全省目前土地最丰富的地方。还有一个是临港优势,厦门湾招银港区和古雷港区都是特别好的港口,现在古雷30万吨的石化码头已经建成了,今后这一带的港口资源可以很好地得到开发。严正称:“利用这两个港口,利用这条铁路,我想在对接珠三角上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因此相关的疏港铁路及动车站配套的公路网应加速建成。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首届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峰会在厦召开br大陆首个合作项目投入运营
下一条:厦深铁路立项到通车历经8年 克服三大工程之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