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外“地下召车”隐患大 司机曾载客途中被杀
整治
查扣难举证难
“黑车”难消灭
“要想彻底查处、消灭‘黑车’,目前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一位负责人坦言,对地下营运车辆的查处存在很多难点。
首先是查扣难。一些职业“黑车户”警惕性高、反侦查能力强,经常会和执法人员玩起“躲猫猫”。而且,一些“黑车”司机看到有人执法,就会故意绕开,有的甚至会冲关,非常危险。
不过,查处“黑车”的最大难点在于取证难,主要表现为乘客不配合。“只有非法营运车辆的司机和乘客发生了金钱交易关系,而且双方都承认,或者我们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处罚。而难点恰恰在乘客不配合,有的司机和乘客事先串通好,谎称朋友或亲戚,让我们无从下手。”这位负责人说。
记者从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翔安大队了解到,今年以来,他们共处罚了29部非法营运车辆,但也有十几次,虽然抓到了,但苦于证据不足,只能眼睁睁地放走。
求解
增加正规车辆 提高服务质量
“既然消灭不了‘黑车’,何不把他们正规化?”市民黄先生提出这样的建议,他说,这种“招安”的做法,并不是无稽之谈,在北京、南京已经有了先例,有的是把“黑车”司机纳入正规出租车队伍,有的是把司机转型为公交车驾驶员。
地下营运车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租车服务还有未覆盖的范围。“同安康众出租车公司半年前又申请50部车,目前还在审批中。”同安区运管所苏副所长表示,出租车牌照的批复对于主管部门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批复过多,市场被更多人分割,司机可能赚不到钱,过少又不能满足出行的需求。这样大家都会有意见。”
根据《厦门经济特区出租汽车营运管理条例》规定,拟从事出租汽车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出租汽车经营权。而出租汽车经营权属于政府调控的范围,实行总量控制原则,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
“‘地下召车’快速反应,点对点的运营模式,或许还可以给正规出租车公司提供借鉴。”业内人士认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