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工地先“刷脸”!厦门已有工地尝鲜人脸识别系统

海峡导报   2017-06-13 14:57

­  开工前刷个脸,工地实名制登记平台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还可以准确记录工人上班的时间、地点、工种等信息。这样的一套人脸识别系统,厦门市已有十几个工地尝鲜。

­  导报记者从厦门市发改委了解到,该项目将在今年的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亮相,这一技术今后还将广泛应用于酒店、网吧、夜总会等行业及保障房管理、智慧校园管理等领域。

­  断网没关系照样识人脸

­  通过刷脸进行工地工人的身份识别、考勤和活动管理,该技术的实现依托的是工地实名制登记平台这一产品。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平台可以在断网的时候,记录下20万条以上的身份认证信息,并实现身份识别。待网络恢复后,所记录的信息将直接上传到云端实现共享。

­  除了工人刷脸开工外,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早在2013年5月,厦门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首次在新交房的虎仔山庄保障性住房试点推行人脸识别系统。

­  这款安全帽也能识人脸

­  除了人脸识别系统外,一款可定位安全帽也进入了厦门工地。

­  据介绍,这款安全帽上装了独有的ID,让人脸与帽子进行绑定,实现身份识别。同时,这款安全帽还能实现精确到2米以内的人员定位,哪个工人在第几层哪个位置工作,都可将定位信息传送到监测管理平台上。(记者 林泓 吴勇义/文常 海军/图)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厦门市交通部门整治桥下空间 确保桥梁安全
  • 品尝地道味!首批32家“翔安百味”名店亮牌
  • 2023年末厦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超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