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最早汉本如何得来?泉州海外交通史何时开启

泉州网   2016-10-31 14:56

    南朝时期 泉州已有大船通航南洋

  根据考古人员发掘的西晋太康五年墓葬推测,西晋初期就有中原士人在晋江流域中下游平原定居。南北朝时期,泉州一带几乎没有动乱发生,从中原入泉的士族从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转向了安居乐业,从以前少数的流亡地主,发展为较多的分散的富裕型定居地主。他们更多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争奇斗富,厚葬成风。考古人员在泉州发现的这一时期随葬品中,生活器皿种类繁杂,饮食生活器皿不仅有日常容器碗、碟、钵,还普遍流行酒具和茶具。

  今天福建的福州、泉州和闽西北三方鼎立的局面,在南朝时期已经奠定,尤其是地处沿海的泉州,发展只能是通过海上交通。

  南朝时期,泉州已经有大船通航南洋。据记载,最早来到泉州的第一个外国人——高僧拘那罗陀曾两次想由泉州乘大船到今天的马来西亚,都因遇到风浪没能成功。

  “一眺石”又名“翻经石”,相传拘那罗陀在此翻译经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泉州两剧目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
  • 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 梨园戏著名导演苏彦硕
  • 新加坡义正宫到永宁包公馆 开展包公民俗文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