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闽南文化 > 风土人情 > 闽南建筑 > 正文

联系闽台血缘的青阳蔡氏家庙

2013-08-26 09:58 来源:泉州晚报 0

蔡氏自唐代起便在青阳开基,这从家庙门楣上的文字也 

  蔡氏“三阳开泰”的来历

  据蔡厝老人会蔡平分老先生介绍,“青阳”取“青梅山之阳面”的意思,梅山(亦称青梅山)为青阳最高点,视野开阔,蔡氏家庙选址此地,是为了让子孙后代都有“登高远瞩”的信念。更特别的是,青阳蔡氏家庙正对着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在古代,每到元宵中秋夜,从家庙就能清楚望见东西双塔上高擎的灯火,“两边烛灯通明,相映相望,煞是有趣。”蔡平分先生笑眯眯地说。

  家庙内石柱对联为:“派分莆阳世居青阳堂揖双阳好就三阳开泰运,裔出周代基肇唐代泽流昭代长绵百代振家声。”蔡平分老人介绍说,在青阳《蔡氏总谱》里载录着:“自殷以来,吾蔡氏族人迁徙情况是:上蔡——新蔡——下蔡(固始)——济阳——莆阳——青阳”。也就是说,青阳蔡氏系周朝周文王百子中一子的后裔,先世在河南上蔡县,后居济阳郡,所以蔡氏都以济阳为郡望。到了唐代时蔡氏先祖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莆阳仙游县。而后,蔡一翁于唐咸通元年迁居晋江青阳,为青阳蔡氏一世祖,经一千多年繁衍四十余代裔孙。“‘三阳开泰’说的其实就是蔡氏的迁徙史”。

  几经劫难 数度重新屹立

  据晋江市文联的粘良图先生说,蔡氏家庙是青阳蔡氏六世蔡常安在宋熙宁年间钦赐进士后,回乡建造的。蔡氏家庙至今已历上千年漫长的历史,也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劫难。先是在元明更替的战乱时,祠宇废圮,明初由十四世族裔重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乱,青阳民居焚毁殆尽,蔡氏家庙也难逃厄运,到万历十二年(1584年)始得重修。后又经过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934年两次大修。

  据蔡平分先生称,1940年9月,日寇出动飞机到晋江狂轰滥炸,由于家庙位于高处,且当时庙内办设学校,悬挂着旗帜,所以首当其冲。几枚炸弹投下,蔡氏家庙被炸毁,祠宇转眼成一堆瓦砾,只余下西堵残破墙体。蔡氏家庙本是闽南众多族裔的祖庙,凡有登科出仕者都要上庙悬挂牌匾,荣宗耀祖。遗憾的是,祠中数十方匾额,也全在这次轰炸中灰飞烟灭。1987年,蔡氏家庙由海内外蔡氏宗亲共同组织重建,破土奠基;至1989年春方落成。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悄然淡出视野的丰州敬字亭
下一条:独具特色的泉州南安土楼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