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阳光馒头店苦苦支撑七年再遇资金寒流 还能坚持下去吗?
这段日子,社会捐款逐渐减少。为了省钱,现在阿峰只聘请了一名工人,他自己和工人两个人,每天早晨六七点就在店里做馒头。看着一屉一屉的面团变成白胖胖的馒头,看着一个个清洁工、孤寡老人拿走他们充饥的食物,阿峰既欢喜,又惆怅。
一个青年的公益梦 七年来的苦苦支撑
爱心无价,但守护爱心、运作公益事业,却是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撑的。谈钱似乎很俗,但现代社会里的公益事业,要想长长久久的做下去,单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信念和情怀,是远远不够的。七年以来,永恒阳光馒头店起码免费送出了上百万个馒头,这其中凝结了馒头店创办者和经营者的汗水,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永恒阳光馒头店诞生于 2011 年 8 月 3 日,它的发起者是一名姓吴的 80 后男子。吴先生大学刚毕业时在广东打工,时常三餐不保,那时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有朝一日经济允许,他要为初入社会的学生、拾荒者、流浪汉,免费提供一碗粥、一个馒头。
后来,吴先生在泉州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就创办了永恒阳光馒头店。他拒绝了所有社会捐助,拿出了七十万元,一个人承担所有运营成本。但仅仅两年之后,这笔钱就用完了,吴先生自己的企业也遇到困难,难以继续为馒头店提供资金保障,馒头店才开始接受社会捐款。
最近这几年,吴先生的生意依然不是很顺利,馒头店的事务基本都交由阿峰来打理。除了接受个人和团体的捐款之外,阿峰没有主动出去筹款,店里的钱不够用了,他就拿自己的钱来贴补。
石狮市永恒阳光馒头店负责人 阿峰
"钱这方面,我们尽我们的能力,有就多出一点,没有的话,这里该收也要收。毕竟七年了,也有感情了。我们做了那么久,也是这样做下来。以前酸酸甜甜的很多事情都在这里,都经历过的。我们尽量把这里维持下去,让更多人帮忙,让更多人受益,那就行了。"
众筹?社团?"阳光"路在何方
对于永恒阳光馒头店未来的道路,阿峰并没有很清晰的规划。几年来,一直有热心人在帮他想办法。有些网友认为,馒头店可以采取互联网 + 时代非常盛行的众筹模式,通过更广泛的平台吸纳资金、人手和社会资源。也有网友觉得,馒头店可以考虑申办成非盈利性机构,获得明确身份,建立更加规范的财务制度,以方便与爱心企业对接。还有人建议,馒头店可以学习其他公益团体的做法,与政府部门合作,由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同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对于这些想法,阿峰表示会慎重考虑。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和他们一起努力,让爱心延续,让阳光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