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山路老百货光阴 光明之城独一无二的美丽
中山路——光明之城独一无二的美丽,上个月,她被评为第一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作为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她是泉州向现代转折、过渡的历史见证,而这条路上的老百货,历经了泉州社会经济发展潮起潮落,亦是承载了老泉州人时代记忆的地标建筑。
从北向南,移步换景:钟楼百货、泮宫百货、南国百货、建成百货——四大百货依然保留在老泉州人的记忆中。现实中因为搬迁、改造,它们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只能在老街上觉察到些许遗踪,逛老百货的生活只属于记忆。
黄辉/图
每一位泉州人心中都有一条自己的中山路,尤其是三四十年前的泉州人,这条街道的老百货几乎是他们童年、青年时期对于繁华的唯一记忆。
本期专题采访了多位熟知中山路老百货的老泉州人,有店铺的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他们的故事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老式玻璃柜台、木头货架上的搪瓷缸子、搪瓷脸盆、大手电筒、海魂衫……”
在讲述中,大家仿佛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瞬间唤醒了他们休眠多年的国营百货印象,也反映出人们消费方式变迁的缩影,那种道不明的亲切感,正搭乘时光机扑面而来……
泉州的“王府井”:老百货引领潮流数十年
1952年8月,泉州市百货公司成立,原名福建省百货公司泉州市支公司,经营日用百货、纱布、针织、五金颜料、文化用品等。有1000多种商品,1956年增加到4000多种,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当时,很多物品均要凭票供应,这种习惯持续了30多年。
百货公司成立后,各个百货商场带动商圈开始崛起。中山路周边人口聚集,商业繁华,逐渐成为泉州人气最足的商住街。街道两旁柱廊式骑楼为行人遮阳避雨,建筑风格糅合南洋和闽南传统特色,成为老一辈泉州人口中的“泉州王府井”,除了最早诞生的南国、建成百货,南门百货也开始建立,建立时只有一层,1991年翻建成七层楼。上世纪60年代末,九间百货商场红极一时,九间百货商场开业时只有九间店,后来发展成二层十七间店面,当年的人气不逊色于当今泉州任何一个大型商场。
1979年,泉州钟楼百货商场正式开门营业。在商品相对匮乏的年代里,泉州钟百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宽敞的经营面积,成为当时泉州人最爱去的购物场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